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16章 联合工业报(第7页)

比如红星医院,预计明年投入使用呢。

-----------------

冬天盖房子不行,但拆房子行啊。

从周边兼并的十六家企业,已经完成了十二家的清算重组工作。

相关的人员调配、机械的布置和处理、相关业务的转移和分配等等。

保卫组这边的工作多,委办那边的工作更多。

十六家工厂,也就意味着有十六个机关单位。

十六个保卫处、十六个宣传处、十六个管委办……

就不多说,一个处室三十人,乘以十六是多少?

四百八十人啊,这还是小处室呢!

这些机关单位里的职工都是干部岗,红星厂兼并过来的时候就要筛选一遍。

标准是什么?

红星厂已经开展了几个月的人事变革,就是筛选标准。

合适的直接调入对应的部门,不合适的下放基层锻炼,或者直接编入缺口。

还就多亏了今年年中开始的机关人事变革工作,不然这三千人怎么安排啊?

都是干部岗,充盈进来,人浮于事,红星厂不得吃枣药丸啊。

红星厂组建了几批次的技改小组和供应链服务小组。

主要是从生产管理处和技术处挑人,其他处室也有人员抽调过去。

这部分人分别组成了一个个的工作组,分赴全国各技改单位进行支援。

这些单位是参加了今年的供应链大会,有感于汽车工业的变革来临,所以进行的内部变革,需要红星厂的支持。

当然,支持不是免费的,技改队伍的组建给人事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空间。

红星厂早前的机关办公室格局是老中青三代,每年走几个,来几个,一直都是这样。

这一次机关人事变革,对办公机制变革的推动力是巨大的。

很明显的,科室内部老人走了大半,多是下去担任副科长或者骨干。

青年走了大半,多是去关键部门担任副科长,或者骨干。

年轻人下放最少,多是上调或者平调,充任到关键岗位上。

等十六家企业的干部们过来以后,便对红星厂的机关干部年龄有了新的认识。

岁数大的特别少,多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工作执行力特别的高效。

自然而然的,能调入机关的,也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

干部年轻化的工作悄然推动,高质量筛查和各方干部的调入、任用,彻底打破了红星厂原有的人事生态格局。

今天还是老关系呢,明天就是新面孔了。

从七月份开始,陆续完成培训的干部纷纷到岗。

尤其是最后的几个月,兼并工作已成大势,顺水推舟,自然事半功倍。

红星厂机关科室里,几乎每周都有新人来报到,全厂上下所有部门都面临着人事调整,主要负责人没动,但副职多了。

没到年底呢,部门负责人基本上不会动,除非是特别情况。

增添副职,或者调动副职,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红星厂要在轧钢厂执行两套班子的阵容,方便两年后分割给京城工业。

这是早就谈好的,现在的轧钢厂工业机械和设备,会转给京城工业。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争锋

官道争锋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