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翻到这样一段话。
“我并没有我之前想的那样喜欢乐于助人,帮助人不是只有幸福,把乐观传播给别人,就能播撒快乐,很多时候反而因为别人的痛苦而感到痛苦,我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罪恶,我比他们幸运太多。林医生说这是‘幸存者内疚’的道德创伤,姐姐说我的心太软了,总是替代别人痛苦。”
“她问我要不要坚持下去,她不想我在这里待下去了。我想我还是不要放弃,我不想又把自己打败一次。我以前常常因为感到迷茫而自卑,为什么别人都不迷茫,只有我迷茫?是不是因为我特别脆弱,不够坚强坚定?”
“最近我很少这样想了,我发觉我会迷茫,是因为我想掌控自己的人生,我想自己找到正确的答案,我喜欢这种感觉。林医生说大部分的人,一生中都会产生迷茫,尤其是青少年在给人生定位时,会进入一种延缓的混乱时期。”
“但是,比起迷茫的延缓给人造成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延缓的意义,迷茫的意义不是给人制造痛苦,而是为了督促人寻找人生的信念,它的方向指向未来。”
“我的关注点应该在未来上,我要走向前方。我不该停留在内疚,也不该责备自己的内疚太过矫情,我应该想想该做点什么,好减轻这份内疚。既然无法停止内疚,那就这样走下去好了。”
那是他跟随楼简文去做临终关怀志愿者时期的日记,在那时候他忽然意识到,人是如此脆弱,薄如秋叶的生命,无论生前是何形状,归宿都如此仓促而狭窄。
尽管如此,他仍感到内疚,尤其是在他知道病人家庭需要为临终关怀的服务付出高昂费用时,他感到难以自抑的痛苦。
楼简文面对他的质疑,沉默了很久,最后说,“我们不能不收费。”
“当你只有一碗粥,却有十个人需要时,你该怎么办?”
“这个世界有它的规则,不是我一个人想做什么,就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可以改变的。”
楼知秋一整个下午都坐在医院的走廊上,望着走廊尽头的窗外。
他身边有一个铁皮箱子,那里面装着入殓的工具,为逝者整理仪容。病房里躺着他第一次陪伴的病人,两个陌生人在生命的尽头相遇,结实的一段缘分被无情匆匆的斩断。
老人是在他念书的时候走的,阖着眼,睡着了一样。
那天天气很好,天光明亮,凉风入窗,轻轻摇曳窗帘。
楼知秋从前一直认为,众生平等,生命无价,第一次知道,原来这是个谎言。
他怔怔地望着窗外,起风了,叶子簌簌摇落。
动弦别曲,落叶知秋。
秋天到了。
生命是可以用物质来衡量的吗?生命的归宿与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他望着窗外的树出神,那些树也是世界的组成,它们的生命也被这个世界的规则束缚吗?秋去秋来,树叶飘落,时间从他们下坠的姿态中流逝,生命也随之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