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能记得自己浪过哪几个城市还算好的,有人根本就不记得了,档案说不定就在某个神奇的地方放着。
“我们有没有可能做一个让人在网上查询档案在哪里?”安夏问道。
研究结果:不行。
现在的档案存放机构都是手工办理,囤了不知道多少人多少年的档案了,要把所有档案都录成电子档,那得多少人累死累活。
而且只说服一个或几个城市肯定不行,这得说服全国所有有资格存放档案的单位,包括有资格自己存档案的单位、居委会、学校,还有人的档案在自己手上……
网络服务部门的负责人此前在国企工作,是个很讲职场文化的人,领导要你办事,你轻飘飘一句「不行」。
没有任何替代方案,也没有任何和缓的可能,这会让领导心里不高兴。
于是,他还想到了一个主意:“咱们不是跟电力有过往来吗?或许我们可以试着代收电费?”
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压根就没想过会成功。
这会儿的抄表员不少都是电业局的正式员工,他们抄表、收钱,一条龙服务。要是收钱业务都可以网上解决了,那他们岂不是要失业了?
“先试试呗。”安夏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反正现在抄表不还是得抄表员上门,电业局的领导并不会因为减少了他们的工作量就扣工资。
此时的事业单位就是这么稳定。
安夏有心情掺合这事,还因为紫金新闻的事情解决了。
讨论来讨论去,紫金新闻的总编辑去有关部门喝了一回茶。
听了几位领导说了些:“原则上?%#&?,不过?#%#?……”
总编辑原来就是体制内,后来跳槽来的,对这些套话的使用十分熟练,说了点好听的,做了些保证。
然后,紫金新闻就继续原来的操作,再没人说什么。
搞定了政策问题,那就继续寻求发展。
对于抄表员上门收电费的不便之处,不用做全民调查都能知道。
现在全国只有一二线城市的楼房执行了一户一表政策,其他地方是好几户共用一个总表,大家平摊。
这问题就来了,现在已经不是家里电器只有几个灯泡的时代,住大杂院里的人家。
有人有收音机,有人有电视,还有人有冰箱,跟这些「款爷」合住的人家里,也有可能依旧只有几个灯泡。
每次收电费跟打仗一样,要等他们撕扯清楚了,才能收齐电费。
于是,电业局也有心把电表都更新了,准确执行一户一表。
安夏找上门,热情推荐公司的智能电表。
她拿的样品其实不能算真正的智能电表,此时连「阶梯电费」都只有首都搞了,更没有「峰谷电价」,这个电表的存在价值就是计个数,然后发给远程计算机而已。
没比人工高贵多少。
安夏的卖点除了省人工之外,还有一个是防偷电,现在抄表员就看一眼表上的数字,在机械电表上对数字动手脚很容易,换上智能电表,计算机把整个电路的运行情况都查得清清楚楚,就算数字一动不动,甚至倒流,都能发现真相。
这正是领导需要的。
这么高大上的技术,以前从来没有。要是真能在自己任上解决偷电问题,那岂不是值得在年底大书特书一番的功绩。
紫金科技此前提供的巡线机器人,除冰机器人很好用,也让电业局建立了对紫金的信任。
“如果我们今年的一户一表计划通过的话,我会优先考虑你说的智能电表。”电业局领导对安夏说。
得……他们的一户一表计划还没搞定啊?
那还早呢,等讨论讨论、研究研究……再琢磨琢磨,那不得奔千禧年去了。
安夏决定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先从收电费开始。
说服收电费不是太难,收钱的工作一向都是简单又不简单。
...
...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