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换别人当评委,那肯定就只是个举手评委,换徐远来,那就肯定不只是举个手而已。
毕竟这货搞风搞雨的本事早已经深入人心。
别的不说,就说他那部《隐入尘烟》。
一部小成本文艺片,还是农村题材,正常来说肯定扑街,但现在恰好相反。
五百万投资拿下近五千万的票房,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个奇迹。
也正因为是奇迹,所以注定无法复刻。
这货是怎么做的呢?
搞了场12万人的演唱会,请了大半个乐坛帮他宣传造势。
紧跟着央媒下场,无脑鼓吹……好吧,也不算无脑鼓吹。
央视的评语是一部真正有良心的农村电影,这个确实无法否认。
都找老谋子当主演了,能不良心吗?
总政才是不要脸的那个,直接发函让各单位研讨学习。
一时间,以该电影为原型衍生了几十上百部话剧歌剧。
总局也有动作,给中影下了死命令,务求《隐入尘烟》排片率不得低于80%。
院线都放《隐入尘烟》,你想看别的电影?
没有!
4000多万票房就这么来的。
一部小成本电影就这阵势,要是给这货整部大片,那都不敢想。
“徐导,要是我也拍电影,能去戛纳么?”
张国力小心翼翼问了句。
“张老师,您这话就见外了。”
徐远端起酒杯凑了过去,“咱俩谁跟谁啊,你忘了咱俩前年是一起去戛纳的了?”
听徐远这么说,张国力马上接腔,“我其实早就想拍电影了,剧本都写好了,就是不敢拍。”
他这么说徐远一点都不意外,只要是个导演都想拍电影。
“剧本带了没,我看看。”
还别说,张国力还真带来了——没带他就不会主动提这个。
不过在座谁也不傻,没去挑破。
徐远接过剧本瞅了瞅,剧名还挺文艺:《雾里看花》
一股强烈的既视感扑面而来。
稍加思索,徐远反应过来了,这他娘的不就是那鹰出道时候唱的那首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