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百二十八章 何以魁天下(第1页)

大周宫城,皇极殿。

随着殿试开考钟罄声响起,悠扬浑厚,响彻环绕整个大殿。

所有应试贡士就坐考案,开始殿试答题,或动笔草稿,或苦思冥想。

当初贡院会试之时,每个考生都有独立号舍,文思通畅就执笔写文,思路不顺或躺或卧,百无禁忌。

会试考官绝不会干涉理会,考生在号舍中是否仪态端庄,只要考生按时交卷即可。

但是殿试却完全不同,考生在皇极殿应考,这里是皇宫大内,帝王御极天下之所,稍有亵渎,便会惹上大祸。

所以这些应考贡士,不管处于何种状态,人人都正襟危坐,不敢失仪,三百余人据案而坐,个个板正,气氛颇为严肃压抑。

殿试策问之题,是天子确定题旨,嘉昭帝制定极其贴近实政的策题,也绝不是为考察贡士是否文彩横溢。

他只是针对大周存在隐忧,通过这样的渠道方式,听取一些有益的建言。

因这三百名上榜贡士,不管是学识、心性、智慧,都是天下万千士人中佼佼者。

比起被官场规矩驯化的文武百官,这些贡士大都是白身学子,他们的思虑更具活力,他们对实务剖析建言,更加大胆淳朴。

所以他们依题撰文,谏言献策,没有在朝官员的忌讳和壁垒,能让高高在上的君王,窥得一些新有天地的想法。

对嘉昭帝这等务实君王而言,处事不外乎抓大放小,殿试一甲三人,对士林学人具备号召力,他必定会谨慎点选。

除此之外,其他贡士名列二甲或三甲,他并不会在意和关注。

在士人心中高高在上的殿试,在皇帝统御河山的视野中,更多的只是听取新鲜建言的不错渠道。

……

坐在第一列考案十名贡士,便是本次会试排名前十之人,在整个考场之中最引人瞩目。

殿试只考察学子实务策论,不像会试三场考较全面缜密,殿试阅卷时间也较紧促,不过二至三天时间而已。

这个评卷时间,主要用来评判考生策论,是否切中时弊,是否言之有物,至于文辞是否纯雅,用典是否旁征博引,还在其次。

如此短促的评卷时间,按照常理来说,对考生答卷缺乏充分的评判比较。

但因会试对学子已有缜密考较,会试阅卷也长达近月时间,对考生的学识和才智,已有非常细致的筛选考核。

所以,殿试最后列名,很大程度上以会试排名做重要参考。

能进入殿试的贡士,他们才智虽还存在异同,但彼此差距十分接近。

殿试结束之后,同样十八位阅卷官,会优先评阅会试前十八名贡士的试卷。

只要他们的殿试答题,不出现明显纰漏,这十八人答卷会优先上呈天子。

除非在评卷过程中,前十八名之外,有人的殿试策问文章,确为精彩绝伦,被破格纳入首批上呈。

在通常情况下,殿试一甲三人,都是在会试前十八名中产生。

而坐在大殿考案的首排十人,也具备名列一甲的最大可能。

他们也是三百贡士之中,最为踌躇满志之人,也是面对殿试应考,最为小心谨慎之人。

因为,其他首榜名次靠后,或者名列次榜、尾榜的贡士,殿试对他们来说不过走过程,一甲荣耀基本与他们无关。

……

坐在第首排考案左首位的贾琮,面对殿试考题,似乎比很多考生更加举重若轻。

因为对殿试策问题旨的准确把握,在场贡士只怕极少能超过他。

策问题干之中,隐晦提到的诸般政事,都是大周近几年不容忽视之象,很多甚至是贾琮亲历。

但他不会天真的以为,嘉昭帝拟定这样的策题,是为了便于他来答题,如果他的揣测准确,皇帝并不希望他名列前茅。

热门小说推荐
官道争锋

官道争锋

常言道先做人,再做事,官场也是如此。县府办的办事员陈天明被打发到贫困山村扶贫,原本以为仕途就此止步了,不料遇到下乡考察的副市长,从此,陈天明时来运转,走上一条步步荆棘,险象环生,又能柳暗花明,步步高升的争锋之路。...

护国狂龙

护国狂龙

简介八年前满门惨死,幸存的他咬牙隐忍,潜龙在渊八年后强势归来,妻女遭受无尽侮辱,他忍无可忍,龙腾四海,只为护家人周全家族血仇之下隐藏着一场惊天阴谋,他一往无前,龙御天下!七尺男儿立于天地间,不仅要护一人,护一城,更要护一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