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2梁思永、高去寻:《侯家庄?1001号大墓》,(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2年;《侯家庄?1004号大墓》,1970年,第33—35、133—154页。
3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殷墟259、260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87年第1期。
4卜辞中的“二告”,可能是解释当初的预测为何没实现,这涉及兆纹的解读,现在已经无法完全了解。
5《东京》979:“贞:妣己害妇好子?”
6《合集》94正、《合集》2607,以及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别一,科学出版社,1983年。另,卜辞中还记载妇好也曾主持燎祭,《合集》2641:“贞勿乎妇好往寮。”
《合集》709正。历代商王的卜辞都时常占问“肩凡”问题,大概和他们负责祭祀有关。另,有些学者将“肩”释读为“骨
《合集》6412:“乎妇好伐土方。”
《合集》8035:“贞:翌辛亥乎妇耕宜于磐京?”意思是令妇娇在磐京举行“宜祭”。
《合集》6585:“勿乎妇姊伐龙方。”
《尚书?无逸》:“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其惟弗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
《史记正义》引《竹书纪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这个时间无疑太长了,有学者认为“七百”当是“二百”之误。
《太平御览》卷八三引《帝王世纪》。
《合集》23477:“癸亥〔卜〕,贞:兄庚羲…家兄己更(惠)…”“贞:兄庚裁梁庚〈兄〉己其牛
《合集》28278:“…小王父己。”
《合集》35865:”〔己〕缔卜,贞:王〔缔(宾)〕且(祖)己祭,〔亡尤〕。”陈紫:《小屯M18所出朱书玉戈与商人东进交通线》,《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3期。关于释义,学界说法不一。可参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吴雪飞《安阳小屯18号墓出土玉戈朱书考》,《殷都学刊》2016年第2期。
参见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第515页。以上关于M17和M18的考古信息、数据及图片,未注明出处的,皆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
以上关于房屋和祭祀坑的发掘报告及图片出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小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
第十三章大学与王子
1991年,在商王宫殿区不远处,今花园庄东侧的农田里,发掘出一座填满甲骨的窖穴,编号H3。1这些甲骨的主人,是一位名“子”的年轻王族,生活在殷都格局初定的武丁王前期,家宅位于王宫以南400多米处。
H3的甲骨卜辞记录了“子”不算长的一生:从他开始接受教育和严格而残酷的战争训练,到长大后征伐异族,为王朝兴盛而东征西战的过程。这是商代王族最常见的人生轨迹。
而且,他受教的大学2的建筑也被发掘出土。
王族学生的训练课
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绝大多数属于商王,很少记录其他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的生活,而且,由贵族自家占卜的更少,可见,花园庄东地的这位“子”的身份比较特殊,可能是武丁王的弟弟或堂弟。3
在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我们也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子”可能是他在卜辞里的自称,或是占卜师对他的称呼。
“子”自少年时代“入学”,在王室大学里学习各种贵族技能,比如“舞戊”。商人的“舞”并非后世意义上的表演性舞蹈,而是团体实兵演练,甚至有伤亡的可能。
有一条卜辞显示,“子”这次不应该去参加舞钺,因为队员们会遇到灾害:“子弼(勿)更(惠)舞戊,于之?若用,多万有灾……”4
商人称团队舞钺为“万”,各位队员就是“多万”。为避免在操练铜钺的万舞中伤亡,“子”或其他人可能都曾占卜应站在队列的哪个位置,是左边,还是中间或是右边?
丁亥卜,子立于左。5
甲午卜,召(勿)立中,或(惠)学,弓弓(勿)示伐。6
第二条是其他人的卜辞,显示的是,这次不应当立在队列中部,也不适合砍杀。至于万舞操练为何会有危险,后文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