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孝哲毅皇后是在同治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指立为皇后的。这一届选秀从同治七年选到了同治十一年,一共挑选了二十次。孝哲毅皇后是在同治七年二月初四日第一次挑选的时候就已经参加,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一次。
根据通说,在这届的挑选八旗秀女之中,孝哲毅皇后得到了孝贞显皇后的支持。究其原因,孝哲毅皇后的生母是崇绮的第一任嫡妻,即和硕郑亲王端华的第二女。和硕郑亲王端华是文宗留下的“赞襄政务王大臣”,即所谓“顾命八大臣”之一,在辛酉政变中被赐死,他的嫡福晋钮祜禄氏是孝贞显皇后的亲姑姑。所以孝哲毅皇后的生母即是孝贞显皇后的姑表姐妹,孝哲毅皇后也即是孝贞显皇后的姑表外甥女。与之相对的,孝钦显皇后所支持的则是富察氏,即后来的淑慎皇贵妃。这种通说虽然没有直接记录作为证据来证明,但是从后来娶入时朝廷对淑慎皇贵妃的种种特殊待遇来看,应该确有所本。
[宫廷生活]
孝哲毅皇后入宫之后,住在储秀宫。②只度过了两年多的宫廷生活,穆
——————————
①此段阿鲁特氏谱系,整理自《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外家纪阐——启功先生外祖家的事》《同治四年会试同年齿录》《清代朱卷集成》《恩赐荫生同官齿录》《爱新觉罗宗谱》。
②《为敬事房接出储秀宫皇后位下女子二名系镶黄旗胡图龄阿之女正黄旗牧丁克什布之女俱因笨现今退出事的堂报》,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二日,档案号:05-0870-06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宗便在同治十三年年底突发天花,并于同年十二月初五日崩逝。之后未满百日,孝哲毅皇后也随之崩逝。这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已知的档案提及的并不多。
几乎所有可查的旗人世家后裔的口述或所写的文史资料中,都提到孝哲毅皇后在宫廷的生活并不顺遂,特别是与孝钦显皇后的矛盾较大。如果通说之中所说选秀时两位太后的矛盾是事实的话,那么孝哲毅皇后入宫后的生活应该是夹在两宫太后之间,其压力可想而知。同样出身八旗蒙古世家的崇彝在其《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内称:“穆宗后阿鲁特氏,尚书崇绮女。被选入宫,不得孝钦太后欢,孝贞从中敷衍之。某年,以事欲废立,诏惇王奕踪欲发表焉。召对之际,惇王对曰:‘欲废后,非由大清门人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盖讥两后皆由妃正位者。”①如果崇彝所记的情况属实的话,那么孝哲毅皇后与孝钦显皇后的矛盾相当激烈。
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寅时,孝哲毅皇后在储秀宫崩逝,距离穆宗崩逝只有七十四天。帝后接连崩逝,这种“重丧”的情况在当时被认为是十分不吉的。关于孝哲毅皇后的崩逝,官方的说法是:“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②而其背后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一些野史以及民间的推论,认为孝哲毅皇后是被孝钦显皇后毒死;二是一些史料以及孝哲毅皇后本家后裔所流传的说法,认为是孝哲毅皇后绝食自杀。此处认为,孝哲毅皇后和孝钦显皇后之间存在矛盾应是事实,但是参考当时的情况以及时代背景,孝钦显皇后不会逼迫孝哲毅皇后致死,更不会下毒杀害孝哲毅皇后,孝哲毅皇后应该是因为处境尴尬而自杀。
首先开列《德宗景皇帝实录》内光绪元年二月前后孝哲毅皇后崩逝之前关于她的记录:
正月二十日,德宗在太和殿即位后,先前往两宫皇太后处行礼,又“至储秀宫嘉顺皇后前行礼”③。
二月十八日,“上侍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幸储秀
——————————
①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第106页。
②《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光绪元年二月戊子条,《清实录》,第52册,第133页。
③《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光绪元年正月戊午条,《清实录》,第52册,第114页。
宫,视嘉顺皇后疾”。①
二月十九日,“上侍慈安端俗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幸储秀宫,视嘉顺皇后疾。申刻,复侍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视嘉顺皇后疾”。②
二月二十日,“寅时,嘉顺皇后崩于储秀宫”。③
由此可见,在正月二十日的时候,孝哲毅皇后尚没有太大问题。而到了二月十八日已经到了需要“视疾”的地步,说明这时候孝哲毅皇后已经病得相当重了。在“视疾”的时候,德宗和孝贞显皇后多数都在场,而且孝哲毅皇后病危有两天多的时间,翁同龢的日记中也提到“嘉顺皇后卧疾已久,今益剧矣”④,可知孝哲毅皇后的去世是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不大可能是被下毒而亡。而且当时孝贞显皇后尚在宫内,是“两宫”之一,与孝钦显皇后互为敌体,无论是派人下毒还是逐步逼迫,孝贞显皇后绝无坐视不管之理。
至于孝哲毅皇后决定自杀的原因,按照其本家后裔所流传的说法:“等到同治帝死后,慈禧越发刁难她,抱来了光绪,小叔子做了皇帝,寡嫂居宫中,没有了活路。同治后想死,于是把父亲找来商量怎样死。……后来同治后绝食,慈禧还让宫女给她灌了杏仁粥,又多活了两天,惨啊!关于皇后死时已怀孕之说,家里人没有说过,应该不是史实。唉,惨啊!都贵为皇后了,最终还是殉了夫。”⑤出身旗人世家的敦崇在其年谱中提到:“后自穆宗宾天后,即以死自誓,盖痛慈禧之不为穆宗立后也。至是百日将满,遂绝粒而崩。”⑥宫中太监信修明也记录称:“同治皇后以弟继兄位,感觉自己在宫中无位置,遣太监问计于父。其父崇绮进一加封食盒,开启之后乃是空盒,于是同治皇后绝食殉节。后人赞说真不愧是状元之女。”⑦这里所谓“小叔子做了皇帝,寡嫂居宫中,没有了活路”“不为穆宗立后”“弟继兄位,感觉自己在宫中无位置”,作为现代人可能难以理解,实际上这与清代民间宗法制度以及皇室宗法制度之间的矛盾有关。
——————————
①《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光绪元年二月丙戌条,《清实录》,第52册,第132页。
②《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光绪元年二月丁亥条,《清实录》,第52册,第132页。
③《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光绪元年二月戊子条,《清实录》,第52册,第132页。
④《翁同龢日记》,光绪元年二月十九日条,第3册,第111页。
⑤允丽:《外家纪闻——启功先生外祖家的事》,第200页。
⑥敦崇:《思恩太守年谱》,第45页。
⑦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第25页。
按照当时普遍的宗法观念看来,一个人如果在死后“绝嗣”,得不到后代香火祭祀,便会成为“孤魂野鬼”,十分悲惨。所以当有支系“绝嗣”的话,同族一般会在族内选择辈分合适的人去“承继”,也叫“承嗣”“承祀”,以延续香火。身份地位越高,这种延续香火的想法就越强。孝哲毅皇后必然也希望为亡夫穆宗立嗣,以延续穆宗的香火和宗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