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同人于郊,无悔。
“离下乾上”,这是解释同人卦的卦象图案——3o它有六个爻,下边三条是八卦的离(王),上边三条是八卦的乾(三)o
按八卦的释义,离是火,乾是天,火在天的下面燃烧,就是《同人》。但《同人》与天和火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从卦爻辞里看不出来,这里也就不再妄加揣测。
“同人”的意思大概是集结(同)盟军(人)。它的卦辞是:“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意为,在原野集结起我方的盟军,举行祭祀;利于渡过大河;结果对君子有利。
从卦辞看,这很像是周文王晚年在准备灭商的工作:要集结起各部族的盟军,用祭祀取得诸神的支持,团结盟军,顺利渡过黄河(这样才能打到商朝腹地);这个卦象对“君子”有利,前景比较好。
再来看六个爻的爻辞。
每个爻辞前面有两个字的序号,其中的“九”代表奇数、阳爻;“六”代表偶数、阴爻。
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最下面的第一个爻叫“初二按阴阳,只能有“初六”或“初九”两种;最后一个爻在最上面,叫“上”,分为“上六”或“上九”。
中间二、三、四、五爻的名称,则是表示阴阳的六或九放在前面,序号放在后面,所以同人卦中间的四个爻依次是六二、九三、九四、九五,顺序仍是从下往上。
第一个爻(初九)的爻辞:“同人于门,无咎。”意思是,在大门口集结盟军,没有灾祸。
第二个爻(六二):“同人于宗,吝。”意思是,在宗庙集结盟军,前途不太光明。
第三个爻(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意思是,在丛林里埋伏军队,登上高高的山顶眺望敌人,三年内无法战胜敌军。5
第四个爻(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意思是,登上了敌人的城墙,没能攻打下来,但结果吉利。
第五个爻(九五):“同人先号眺而后笑,大师克相遇。”意思是,盟军先是号啕大哭,又变成大笑,会遭遇敌人的大部队。
第六个爻(上九):“同人于郊,无悔。”意思是,在郊野里集结盟军,没有什么后悔的。
看来,同人卦皆与战争有关,但各爻的结果不太一样,有很顺利的,也有很艰难和危险的。
不过,《易经》的卦并非都是军国大事,有些卦看上去只是些偶然的、彼此无关的日常小事,各爻之间也看不出,至少我们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关联。这又是为什么?探寻这背后的原因,要从文王研究“易”的目的开始。
六十四卦为何成对?
商王进行甲骨占卜时,会把需要预测的问题刻在甲骨上。这里,我们用前述武丁关于妇好生育的一次占卜为例说明:一,武丁先刻下了“妇好这次生育是否顺利”的问题,这是“命辞”。二,然后,从甲骨裂纹走向判断结果,这是“占辞”:“丁日或庚日生育的话会吉利”。三,最后的结果也可能会补刻到甲骨上,这是“验辞”。比如,武丁这次占卜的三十一天后,妇好生育了一个女儿,“验辞”便是:“甲寅娩,不嘉。惟女。”
甲骨文的这些刻辞不太复杂,背后的原理也很简单,基本不涉及事物的因果关系:先是给诸神献祭并询问问题;然后,诸神的回答就会传递到甲骨的烫纹上;最后,占卜者将其解读出来。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单一的因果叙事:诸神的决定是因,表现到人间就是果,甲骨占卜是读取这种因果关系的工具。至于人类有时候占卜错了,那也是误读了神的旨意,错在人而不在神。
但六十四卦则与此不同,它的原理更复杂。它认为,世间的一切并不都是由神直接决定的,而是各种事物会发生互相影响并形成一种因果发展的链条,其对应的就是卦里六个爻的阴阳顺序。换句话说,对于每一个主题的卦,周文王都需要找出与之相关的六个事件或现象作为六条爻辞,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因果发展链。而且,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会只有一种模式。在某种环境下,甲是乙的原因,而在另一种环境下,则可能变成乙是甲的原因,甚至原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孤立事件,在另一种时空环境下也可能会发生联系。
所以,文王在《易经》中梳理了他亲历和认知的各种事件,并试图用不同的因果发展链来串联和解释它们。比如,有些相同的爻辞(事件),比如“帝乙归妹”,就出现在了不同卦的不同爻位,这其实是文王在设定不同的占算情境。因此,同一事件会具有不同的前因后果,以及不同的含义和指向性。
换言之,文王的爻辞虽都是发生过的或者预测要发生的具体事件,但在他看来,这些事件未必是单线性的,它们完全可能按照不同的时间顺序再次发生,从而使因果关系发生颠倒。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可变的,六爻的不同组合对应着不同的卦象,哪怕只变换一个爻,也会变成另一种卦象,这就是“易二变易无常。由此,六十四卦就是文王对可能性做出的六十四种探索和六十四个模型。或者说,文王是在用各种无常的可能性重新组织世界,重组头脑中的各种认知。
这样一种思路,可以从六十四卦的“组对”规律中发现一些痕迹。六十四卦皆有卦名,且是成对组合,比如,“乾”和“坤”,“震”和“艮”,”同人”和“大有”,“噬嗑”和“贲”……是谁给这些卦起的名字并编组成对,史书中没有记载,但文王的可能性很大——考古发现的更早的数字卦象并没有附带卦名,更没有成对出现的记载。
其中,有些成对的卦名比较好懂,比如,“乾”和“坤”,“否”和“泰二“损”和“益”,“即济”(已经渡河)和“未济”(尚未渡河),都是反义词;有些却未必是反义词,比如,“井”和“困”,“小畜”和“履工看不出彼此之间有什么对立关系;还有一些则更模糊,比如,“噬嗑”和“贲二更难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搁置对卦名的解释,来看卦象,看看它们的组对规律是什么,以及是否一定会具有相反的关系。
有人说,乾卦和坤卦最是简单明白,乾卦都是阳爻,坤卦都是阴爻,看来,卦象组对的规律是每个位置的爻都阴阳相反,乾的第一个爻是阳,所以坤的第一个爻是阴,以此类推……
■Hmm
■MM■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