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陛下。”
“大魏王朝,历经北伐,百姓穷苦,此战,臣认为,不战最好。”
陈正儒是支持许清宵的,可如若在天下百姓和许清宵之间取舍,他选择的还是天下百姓。
不是他不相信许清宵,而是他不敢赌,不敢拿大魏国运来赌。
“臣等,也认为,以和为贵。”
“臣同意。”
“臣也同意!”
文臣们一个个开口,六部尚书,皆然开口了,如陈正儒一般,他们不是不支持许清宵,而是他们不敢赌啊。
拿大魏的国运江山来赌,输了,可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面对六部尚书的回答,许清宵并没有任何一点生气,相反他更加敬佩诸位尚书了。
他们的选择,是站在百姓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个人角度。
“诸位国公又是什么看法?”
得知文臣们的想法,女帝又将目光看向大魏国公们。
“老臣!”
“同意丞相之言!”
安国公沉默了一下,可最终他也是这般态度,不战最好。
其余国公列侯,也纷纷表态,支持陈正儒。
下一刻,女帝将目光落在了许清宵身上。
她面容平静,看着许清宵道。
“许爱卿,满朝文武都同意和,你如何觉得?”
女帝望着许清宵,如此问道。
听到女帝的询问。
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而后又朝着文武百官一拜,最后才开口。
“大魏有诸位在,是大魏之福。”
“许某敬佩诸公。”
“但许某有些话,还望陛下,望诸公不嫌啰嗦。”
许清宵出声。
而后他继续开口。
“大魏王朝,七百五十余年,自太祖建国,风调雨顺,五代仁君,使得大魏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强大,国家强盛,号称上国之上,八方来拜,天下共尊。”
“然,靖城之难,大魏沦为人间炼狱,百年耻辱,刻骨铭心,大魏之伤,永不可忘。”
“武帝北伐,扬我国威,壮我军心,立我魏骨。”
“可北伐之后,饿殍遍地,易子相食,区区八字,道不完大魏之伤,诉不完大魏之痛。”
“臣!许清宵!认为,大魏之痛,并非于国库空虚,大魏之伤,也并非于臣民之饥腹。”
“大魏真正的痛,是铁骑破山河。”
“大魏真正之伤,是民族无骨气。”
“诸公。”
“闭上眼睛,可否听得见那嚎哭之声?”
“诸公。”
“睡梦之时,可否看得见那绝望之神?”
“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