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位即将升职为官学左训导的宋三叔,继续给侄子指点:“扶持起整个陇西右道的数科,以后我的位置,就是你的。”
小宋训导想到这,立刻点头,他肯定会的!
不管是为了升职,还是为了纪楚,他都会努力!
宋三叔轻轻叹口气。
数科的崛起,已经成为定局了。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看,这都是极好。
纪楚这人,又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棉花马上就要收获,纪楚的名字,会让更多人知道的。
第68章
数科,多少年没有这种景象了。
老数科跟新数科,频频有外地官员前来学习。
小宋训导待人接物上肯定没问题,在不打扰夫子学生们的前提下,他着重讲了如今数科的运行模式。
说白了,就是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给百姓。
不让这些学问高居庙堂之上。
“都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也是这个道理。”小宋训导用周易里的话来解释,很让众人信服。
这里的穷并非贫穷之意,是说事情发展到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能使事情不断进步。
数科的困境不就是如此吗。
陇西右道来的数科众人纷纷点头。
现在能为数科取经的数科人,基本是对此抱有期待的,故而很是赞同。
“来,这里就是新数科了。”小宋训导笑着道,“看到这里没,就是大家实践之地,如今的学生大多虚谈废务,亲手做些事情,也有利于他们成长。”
“虽说大家是以设计为主,但该学的还是要学。”
学生们锯木头,确实超乎大家想象,但倘若是为了实践,磨炼心智,似乎又可以接受了。
新数科逛完,大家以为这就是最主要的地方,以为他们的数科能发展,依靠的就是此地。
可回到官学的老数科,一些数科夫子才意识到,老数科依旧是压舱石。
因为老数科教导的理论十分扎实。
不仅如此,还有一间宽敞的教室专门用来编书,要把实践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写下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但这间教室里,有很多纸张上的符号让他们看不明白。
这不是鬼画符吗?
小宋训导心道,终于说到正题了。
“此为数学符号。”小宋训导道,“各位大人都是数科好手,平日计算的时候,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一个是算筹跟算盘实用性足够,但复杂运算难以解析。
再者,便是古代数学没有相对的抽象符号,多用文字来表述。
比如一道数学问答题目,不让你用符号来表达其含义,而是用文字转述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