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比如要是体验过有空调的夏天,就会觉得如今的夏日特别难过啊。
不过纪楚还是提了一嘴:“永锦府也看上咱们今年剩下的百万斤棉花,想以高价购买,估计想织成白叠子,卖给富户。”
卓主事问了价格后,皱眉道:“这不是扰乱价格吗,棉花一百五十文一斤,已经让很多百姓觉得贵了。”
“倘若三百文一斤还织成布,谁买得起。”
有钱人买得起。
卓主事到底跟着之前裴大人做了许久,大约知道纪楚跟许知州刻意压低棉花价格的缘由,甚至现在很多聪明人都意识到棉花价格低的原因,以及名声不好的原因。
这种时候,倘若卖给永锦府织成布,那便会把之前的努力毁于一旦。
像周大人都为此背了那么久的恶名,实在太亏了啊。
“不行,不给他们。”卓主事道,“不说广宁卫,陇西右道还有不少人家买不起棉被服,而且价格一往上提,一些穷人肯定宁愿挨冻,也要卖掉棉衣。”
“到时候冬日里,又要白添多少人命。”
卓主事虽然年过四十,可也是学礼义仁智信的读书人,实在见不得人死。
纪楚听着,默默朝大人行礼。
如今不少人还没戳破棉花恶名的缘由,多半是因为卓主事这种官员。
两人谈事的时候,并未避开右都事谢富。
谢富几乎听呆了。
为了普通百姓,不高卖货物?
这种事他闻所未闻啊。
不对,只是听说过,身边却很少有人去做。
原来四书五经里学的,都是真的。
原来世上有真正的君子。
他再也不跟那些酸书生们愤愤不平了,既然敬佩君子,就该仿照君子之行,而不是骂别人都是伪君子,要做什么真小人。
想来,从此右都事谢富,也会成为默契不提棉花恶名的人之一。
户司三位大人谈妥,卓主事便带着纪楚前去知州书房。
路上遇到一个商贾打扮的人,领他出门的正是门房小厮,客气道:“卓大人,纪大人,去见知州大人啊。”
纪楚两人点头,那商贾倒是惊喜道:“是户司的卓主事跟纪大人吗。”
说话间,商贾的眼神明显在纪楚那,他今日过来就是找曲夏州知州讲棉花的事,正好遇到纪大人啊。
“小的给您递过帖子,正是永锦府纺织行当的马掌柜。”
是他?
还来拜见了知州?
纪楚心里暗暗惊讶,就听对方道:“我们知府大人对曲夏州的白叠子很重视,之前还跟许知州通过信,故而专程来访。”
马掌柜跟董千户一样,都是二月二十五递的帖子。
这期间董千户他们一直在客栈等着,马掌柜等人估计两日没看到回音,便另找了门路。
找的还是永锦府知府跟许知州通过信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