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6章(第2页)

他们以为还要再费口舌呢。

帮忙整顿本地军备,这可不是轻松简单的事,其中关系也很复杂。

虽说他们知道纪楚能料理,可他如今的差事办得顺手,一般人也不会轻易挪动。

再说,他想做的军备,只怕跟其他人认为的不同。

纪楚答应得这么快,廖知州反而不确定了,解释道:“你听本官把话说完。”

“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而且也没那么快做。”

真的没有那么快!

按照廖知州正常推测,应该是他来劝,纪楚推脱,之后自己再劝,然后才能成功。

这才刚说了几句啊?

纪楚就满口答应了?!

难道他真的想巴结自己,不至于啊。

还是看上这把家传宝剑了,也不至于吧。

纪楚也发现自己都答应得快了,好像确实不应该。

没办法,心理创伤实在太严重!

纪楚老实了,继续听廖知州讲,不过对方的废话显然更少了,而且很是高兴,继续走流程。

其实要说得也很简单。

就是各地军备这些年有些松弛,必须整顿。

马放南山,一直是朝廷危难的原因之一。

里面还牵扯到一桩旧案,也是廖知州从指挥使转为刺史,之后又来当知州的原因。

这件事只有朝廷少数人知道,此刻说给纪楚听。

当年廖知州在沿海一带当指挥使时,刚到那地方,就觉得不对劲。

正式上任后,看着仓库里落灰的盔甲,以及早就钝得不行的刀枪,瞬间变了脸色。

再去清查常备军队伍,发现不少吃空饷的人。

当地官员本想隐瞒,不过是给新来的指挥使分些利益,一般都能过关。

但廖知州是真正上过战场的,更知道沿海倭寇匪贼的危害。

这样松的守备,很容易出大问题。

可沿海官员势大,在朝中也有靠山,廖知州直到离开都没能彻底解决。

之后几经运作,成为掌管兵马的当地通判,这才把前几年的祸患清除了,而且还把各地武备的事情上报。

原本是没什么消息的,但不知为何,最后又被重视起来。

再之后,廖知州就来了曲夏州,这里是边卫,整顿这里的武备尤为重要。

而且有许大人打下的基础,至少银钱的不缺的。

武备,吃的就是银钱。

所以廖知州对能搞钱的许大人,纪楚他们,都极为敬佩。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