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些年那会,可是各地求着咸安府,想买好用的器械物件。
但如今这个美名却是曲夏州的。
让人如何不窝火。
提起跟咸安府的交际,都要追溯到洽谈油菜买卖那会。
当时前来谈合作的,正是差点成为纪楚上司的咸安府户司安左都事,也是如今的咸安府户司主事。
纪楚跟他交集不多,但这位是蔡夫子的好友,两人多有往来,所以大概知道他的近况。
要说曲夏州,乃至整个陇西如今都有种油菜的,对他们几个地方来说,已经算正常收益。
经过这几年发展,几个地方的油价也很平稳,买卖到周围各地价格也不贵,也跟当初安都事的洽谈有关。
现在都说,陇西油价看右道,右道油价看曲夏,就是因为当初大家定好的议价方法决定的。
按理说奠定了这样的基础,安都事居功甚伟才是。
可听蔡夫子说:“他们衙门那边不太满意,觉得油菜籽的价格有下降空间,还觉得他们是买家,所以定价权应该在他们手中。”
当年安都事回去,就被上司训斥过,觉得他办事不力,没有给好脸色。
事实证明,他们商议出来的方法,或许让磨油作坊没有惊天利润,但各地种油菜的农户却是能得到实惠的。
不会让他们辛辛苦苦一年,没有什么收获。
如果因为这件事,那就罢了。
安都事顺利升为户司主事。
偏偏安都事跟蔡一繁关系不错。
曲夏州刚扶持数科那会,他们那边便后悔了。
发展到如今,更让人不可思议。
听说曲夏州工业作坊园的税收,已经超过油菜加上棉花,甚至主粮的田税,更让人坐不住。
“你当时怎么不力荐蔡一繁做官学夫子啊。”
“你跟他关系那样好,为何不能让他回来。”
“就是,安都事,你再去努努力?”
安都事哪有脸努力。
他又不是没去过曲夏州官学,又不是没见过蔡夫子的伯乐纪楚。
当初纪楚力排众议,要让匠人进官学当夫子,还为此专门要一个官署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着急。
那会就连自己都觉得不妥当。
现在做出成绩了,开始羡慕了,开始要人了?
大家谁有这个脸?
能跟蔡一繁继续做朋友,都是人家大度。
蔡一繁出的那本书,他也看了,这才明白人家有多少学问,根本不比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人差什么。
在数科的造诣上,远比他们厉害得多。
歧视非科举出身的人,确实是他们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