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否则柯知州以前不发难,今日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提议。
再看黎家,张家,明显气定神闲。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明白了什么。
还田于民,并非柯知州一拍脑门想出来的。
而是以纪楚为首,黎士杰的黎家,张家,一起提议的事。
纪楚为人不必再说。
柯知州还有一年任期,肯定想做出点什么。
但那是几万顷良田啊。
错过这个机会,想要再从百姓手中买到手,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银钱。
故而此事从过年一直讨论正月初十。
甚至传得沸沸扬扬,连普通百姓都知道了。
此事说得言之凿凿,简直像板上钉钉一样。
纪楚笑着对李师爷道:“走吧,咱们也该去州城看看了。”
还田于民的政策传得这样快,这样急。
既有柯知州在后面做推手,也因为这事对没有田地的佃户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几项原因加起来,便是民意汹汹不可阻挡。
无论士族们同不同意,这事必然要成。
第109章
漳兴二年,正月十三,纪楚回到原化州州城。
这次他并未住到驿馆,而是被柯知州请到州衙门后堂去住,纪楚欣然前往。
此举十分明显,已经告诉原化州士族,纪楚与柯知州确实有往来。
而还田于民这件事,更是他们都同意了的。
一个本地知州,一个朝廷钦差。
分量已经够足了。
再加上本地最大的家族曹家基本都被关起来,另外三家情况差不多。
一时之间,这么大的事,似乎真要开始行动了。
似乎谁反对都没有用。
若是等到正月十八,衙门正式开门,岂不是要立刻行动?
这可如何是好。
州衙门的官吏,一半是朝廷任派,另一半基本就是本地士族子弟,后面的一半肯定不愿意。
偏偏衙门里曹家的人基本都关起来了,他们的位置空悬。
所以对各个士族的子弟来说,更是左右为难。
不听知州跟钦差的话做事,那升迁肯定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