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们已经慢了三四十年,还要让他们等吗。”
这份文书里,是曹家在原化欺男霸女,横行无忌,掠夺田产的罪证。
四家加起来,一共八万顷良田,八十万亩的良田,如今分给了八万多户百姓。
这几十万佃户重新有了田地。
四十年的时间里,几十万人失去自己的土地。
还要他们等吗?
再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起义?
等到拿起锄头到“反贼”?
“太子的仁德,若只对看得见的人仁德,便不是真仁德。”
“他既然要做皇帝,就要对天下人负责任,但他看得到天下人吗。”
“是一个目光短浅,只信教条的酸儒,是让平临国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
“大人,您看得出来,这不是太平盛世,这是有着顽疾的三百年王朝。”
“这种时候,真的需要一个这样的君主吗?”
先皇惩治的文官贪腐。
各地的武备松弛。
再加上平临国四邻蠢蠢欲动,以及士族兼并土地的严重。
这真的是太平盛世?
绝对不是。
只要连着两年有什么天灾人祸。
平临国衰落的速度,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要快。
许大人看不出来吗?
他当然看得出来。
他只是觉得,这艘腐朽的大船还能动,还可以慢慢修补。
他心中的明君会做到的。
实际上并不行。
以他守孝半年,把自己累病累死的行为就看得出来。
许大人对先太子的愧疚,并不只因曹阁老的酸诗。
是因为他在心中,早就明白先太子不是明君,早就明白对比新皇,先太子的行为就是不合适。
今上或许不是明君,更不是个磊落的君主。
那太子更不是啊。
许大人愧疚的根源在这,或许在太子还在世的时候,他便已经不是个忠臣了。
这对自幼读圣贤书的真君子来说,无异于日日夜夜的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