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事实上,纪楚确实有自己的道理只是现在还不能说。
要说昌河州的事情确实很少。
这也是他能泡在棉花田的原因。
李师爷跟手底下人还道:“以前在曲夏州忙习惯了,如今事情少些,反而有些不习惯。”
肯定是,曲夏州那边事情极多。
这边就是正常的军民分管,事情自然简单。
此处说的军民,就是指十二个县和州城,以及广宁卫。
本地人已经习惯把两者分开喊了。
毕竟平日交际不算太多。
纪楚如今的精力,基本在广宁卫的棉花地里。
这些滇州棉的种子得来不易,要不是林元志喊他一句老师,估计也不会给他这样多。
更不会在第一时间,就给他送过来。
远在滇州府的林元志,在滇州府五月收获棉花,剥掉棉籽,就往广宁卫送。
不仅如此,还专门找的八百里加急。
这才让温书吏他们能在五月下旬把棉籽种上。
要知道,滇州府跟广宁卫相距五六千里地。
这份神速,是花费极大力气的。
而且滇州府这第一批棉籽,加起来不过两千多斤。
除了滇州府本地保留的,还有送到京城的,给他这边一口气送了三百斤的种子。
纪楚听到数字的时候,都为之一惊。
三百斤种子,足够种三十亩地了。
温书吏非常谨慎,而且依照之前的习惯,找了不同的土地试种,差不多有五块试验田。
纪楚现在就在这五块试验田里来回走动。
从五月下旬,到如今的九月初。
田里的棉株已经开始结棉铃。
这个时候至关重要。
棉铃的大小,决定了棉花的试种是否成功。
以前西北棉在这里种了多次,都是到结棉铃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不行。
这里的棉铃,可以理解为花骨朵。
在花骨朵的阶段,看着骨朵的大小,基本能推测出花朵的大小。
棉花也是这般。
很多人观察研究表明,棉铃的大小,跟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再者便是水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