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要到什么时候。
不过猎户们还是很乐观:“那感情好,等到兽皮公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肯定改养殖!”
纪楚也笑。
他也等着那么一天。
大家都当这话是开玩笑,谁也没当真。
走遍八个县,李师爷忍不住感慨:“这地方可真大,土地也平坦。”
其他人也道:“本地的土质也很好,别看现在天冷,但往下稍微一挖,土质松软得很。”
这种土地太适合种地了。
就是人少,种不起来。
可话说回来,还是因为太冷,如果没那么冷,这里必然极为繁华。
话绕回来,又到了棉花上。
没办法啊。
跟着的晁同知反而道:“若是让本地猎户改养殖,兽皮数量增加,价格就会降下来?那样更多人穿得起兽皮,应该就有人愿意过来开荒吧。”
想法是很好。
可没那么大的利润,为何要改养殖呢。
那可是半道改行,哪家都不会承担这份风险。
先前的刘知州说,晁同知跟做皮货生意的人关系好,想来他一直在琢磨这件事?
纪楚没说此事对不对,反而谈论起养殖行业。
这行业说起来简单,就是饲养牲畜,但其中成本也不可估量,而且还有赔钱的风险。
倘若有专业的人过来帮忙,应该是能行的。
但专业的人,谁会来昌河州?
说起来,京城以及一些繁华地方,确实是有专门的养殖业。
毕竟那边消费市场大,养殖场应运而生。
本地却是没有的。
想到这,纪楚准备给去了江南的薛明成写信,让他找个养殖的豪强开开刀,“送”到昌河州来。
就挑那种,专门欺压百姓的大户豪强过来,他有用。
晁同知还在谈养殖行当,却不知道,他的上司已经在想办法给他弄“专业技术”人才了。
纪楚对这种事做得毫无心理负担。
垃圾放对地方,那才叫物尽其用啊。
看完八个内地的县,再看四个靠海的,以及两个矿场。
靠海的人家,基本已经准备过冬了,他们住的地方距离海边有些距离,都是在避风的地方。
看他们过冬的物资,基本是咸鱼咸菜高粱为主,住的地方也尽量保暖了,总之熬过冬日再说。
就是这里的冬日实在太长了,长时间待在狭小的屋子里,很容易精神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