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只是这话不好意思提起。
倒是帮她带孩子的两位嬷嬷说过,绵绵身体健康,坐着最新的链条车,还走水泥路,慢慢悠悠的,其实不碍事。
嬷嬷见过许多赴任的官员,夫人都是能跟则跟,千万别自己留在老家。
这些话听得乐薇有点不好意思,可她却明白,相公不是那样的人。
嬷嬷一脸不赞同,忍不住语重心长道:“陶夫人你性子好,能力还强,帮我跟老姐妹都编了书,所以才同你说这样的话。”
“是啊,我们两人编出来的书能有模有样,全是因为你。”
这说的,自然是妇科圣手跟儿科神医,抽空写出来的书。
其实她们两个,早就应该回京城复命了。
但因为这书,所以多留了很久。
陶乐薇忍不住帮相公说话:“别说编书了,就连写字,都是我相公教的。”
还有这回事?
两位嬷嬷都不知道。
毕竟以乐薇的笔力,看得出来教得好,写得也好。
这些事就不说了。
反正陶乐薇现在已经准备出发。
信里相公问她的想法,她也算有个由头了。
这还用问吗,她肯定会去的,带着女儿绵绵一起。
对于这个决定,纪家众人并不意外,这是迟早的事。
若不是去年绵绵出生,乐薇肯定会同去的。
只是没想到,纪家爹娘一听,笑道:“好啊,正好你兄嫂要去操持振儿的婚事,你们同行,那是最好不过的。”
大哥大嫂也要去昌河州?
之前没听他们说过啊。
纪大嫂笑着道:“振儿婚事,又在那么远,我们肯定要过去的,省得他们再跑回来。”
“他们在那边做大事,还是我们过去吧。”
“现在有新的链条车,平临国很多地方还修了水泥路,应该不难的。”
“正好送你过去,咱们一家一起,绵绵也没那么受罪。”
乐薇听到这,哪能不明白兄嫂的意思。
振儿的婚事是要紧,但那昌河州实在太远,托付给他四叔办即可。
毕竟相公的身份跟官职都很合适。
谁也不会说丢了体面。
但看到相公信上,询问她要不要去昌河州。
见她十分想去。
公婆兄嫂便下了决心,让兄嫂送她跟绵绵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