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1章
漳兴三年,又是一年春耕。
今年的昌河州显然比往年热闹。
流放的犯人加起来四五千。
以及从外地过来投奔的佃户近万人,陆陆续续都到了昌河州郊外安家。
两者虽然都是外地来的。
可待遇却完全不同。
前者,也就是原本会欺压后者的人,如今老老实实做最重最累的活。
而后者只要安心建设自己的新家园即可。
二三月份的天气,已经没有那样冷了,该开荒开荒,该种地种地。
因为本地生存压力不大,所以本地人对外来的佃户并不排斥。
这么多人来他们这,说明他们这地方好啊。
以前就说昌河州本地人心态乐观,现在更加明显。
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不是哪都有的。
只看纪振跟婵婵的婚事即可。
集合了多个地方的习俗,却也凑成了一桌,成就了好姻缘。
不过两人也要暂时分开。
一个去广宁卫报道,另一个则在各地教导种棉,还要主导官田上的棉花种植。
昌河州的事情越来越多,大家都是以公务为重。
眼看着春耕顺利,那边水泥厂的建设同样顺利。
纪楚手底下的人,个个都是厉害的。
对于其他地方,建水泥作坊,最要紧的是技术问题,以及经营问题。
但对他这边来说,这些都不难。
只要解决了启动资金,那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技术上有祝亚祝耘两兄弟,经营上有陶乐薇。
再由工司主事主导,事情办得极为顺利。
唯独愁眉苦脸的,也就是户司主事了。
这可是挪得大家月俸!
水泥厂一定要盈利啊。
否则全州官吏们的月钱都发不出来。
工司主事还嬉皮笑脸的:“户司主事何必这样小气,你看看我们这水泥作坊,已经有了样子啊。”
直接让流放犯人过来盖作坊,只要付个吃喝费用即可。
他们已经够省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