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冬日里打仗是折磨。
但冬日里吃锅子,那是妥妥的享受!
纪楚也会为这样的享受,继续努力。
现在的昌河州很繁华吗?
也没有吧。
还有隔壁的岐州,全都百废待兴呢。
明年的昌河岐州,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更多内地百姓了。
才四十三万人的昌河州,人口并不算多,这里足以容纳更多百姓!
第143章
平临国,漳兴四年。
十月二十。
从昌河州回到淮州的一队人马,终于松口气。
去的时候,拉着满车的货物。
回来的时候,赶着大批牛羊。
又为了赶时间,路上只能快点走。
其中一个叫刘新春的小伙计一直没说话,东家以为他是累的,开口道:“放心吧,马上就到家了,好好放你们三天假。”
三天?
这话一出,周围伙计们瞬间傻眼。
从八月初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大家马不停蹄地走。
在昌河州有多忙,运这些牛羊有多累,东家都看在眼里的啊。
“不是说,让我们休息八天吗,连着三个多月不休息,这只休息三日?东家,不合适吧。”
眼看已经到老家了,东家冷着脸道:“给你们加了月钱还不够吗,还想要休息,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伙计刘新春傻眼:“加月钱的时候,没说过不准休息啊。”
东家眼看货物已经卸下,打量他们一圈:“按理说,像你们这样的伙计,就应该辞退了的,这是我人好,心善,才让你们留下。”
“满淮州问问,谁家给我们这样高的月钱?不想做就滚,淮州最不缺的就是人。”
刚回到家乡松口气的伙计们,这下傻眼了。
而东家已经让家仆把牛羊带走,羊直接卖了,牛则只要牛皮,然后拉到自家的工业作坊园里。
一想到要大赚一笔,东家便无比高兴。
至于这些伙计?
走就走了。
在昌河州那会儿,是迫不得已,才给他们开那么高的工钱,否则这人撂挑子就走,这怎么办嘛。
那曲夏州的作坊老板,为了给纪楚捧场,还主动涨月钱。
还真以为,都跟曲夏州一样,赚钱那么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