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惊喜。
深城的战略发展,重心确实是科技工业上。但民生工厂,他们也需要!
这份兴华集团1980年七月——1981年底发展计划书上,十个工厂都是民生日用工厂。
肉类加工厂、挂面厂、针织厂、棉织厂、玩具厂、裘革制品厂、塑料厂、童装厂、呢绒服装厂、刺绣厂、橡胶厂,瓷用花纸厂。
上面没写建造顺序,只列出了厂名。
不是赵华灿没见过世面,要是他们深城说一年建十个厂,他只会觉得太少。
举一城之力一年才能拉来十个投资商,还发展什么?趁早换能干的人来。
可这是一个民营企业,就算到从现在到明年年底还有十七个月。但一个半月建好一个厂,两个月工厂全面开工,时间是不是有点太紧了?
乌清慧摇了摇头:“不多,我看了下去年改开后到现在的报告,来深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一年半建好十个厂,很轻松。”
……我不是担心工厂建不起来,是担心开工后货物堆积在厂房里卖不出去!
实际上现在深城招商引资方面,和大部分投资商合作,采取的都是“三来一补”这四种方式。
只有少部分,才是合资建厂。
最开始林和壁要和陈疏影建合资工厂,赵华灿就不是太赞同。
“三来一补”这四种方式的合作,他们完全不用考虑成品销售,只用把东西做出来就行。
合资工厂可不一样,东西卖不出去,他们深城也是会有损失的。
还是林和壁说,销售方面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陈家会负责他才点头。
但这十个工厂一建,加上建好的罐头厂和卫生巾厂,还有正在建的制鞋厂,加起来可就有十三个工厂了。
陈家真能同意把这十三个工厂卖不出去的东西,全都接手吗?
要是陈家不接手,那工厂开不了工,建了也是白建。
林和壁想着陈疏影喜欢直来直往,她名下的员工大概也是。也没像赵华灿那样委婉,而是对乌清慧直言:“单纯把工厂建好,一年半的时间当然没问题。”
“我们主要是担心,工厂原材料以及生产出来的货物怎么销售。”
一年半还要增加十个工厂,他心里也打鼓。
陈疏影心说,你们这就是太小看华国人民了。
就她这十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附近几个省就能吃下。
但这会儿是乌清慧的表现时间,她当然不会开口。而是和众人一起,看向乌清慧,想听听她如何回答。
她也挺好奇乌清慧的答案,毕竟乌清慧跟她和李忘忧不一样。乌清慧的世界发展跟华国不一样,她是不知道华国之后会如何发展的。
在众人的凝视下,乌清慧不紧不慢地开口:“所以我在各厂新增了销售部,销售部的人需要出差,去别的城市去推销我们的产品。”
“因为其他城市还没有改开,所以我准备让销售人员带着产品,去各个城市的国营商店。”
林和壁摇了摇头:“国营商店的物资都是统一分派,不用找销售人员去推销。”
他听懂了,销售和采购差不多,只不过采购是去到处买东西,销售是到处卖东西。
但国营商店上什么东西,跟你销售去不去推销可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