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所有人都一愣神。
“青云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
常务副市长徐辉祖看向沈青云,不解的问道。
他没想到,沈青云会这么说。
沈青云的表情很平静,淡淡地说道:“我这是字面意思。”
说着话。
他轻轻敲了敲桌子,缓缓说道:“或许大家不清楚,那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吧,正维集团的创始人叫汪文银,这个人是怎么起家的。”
听到沈青云的话,众人面面相觑,没想到他居然还了解正维集团的创始人汪文银。
贺定国跟徐辉祖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索性没有说话,等着沈青云继续说下去。
沈青云也没有兜圈子,很快就把汪文银的崛起过程对众人介绍了一番。
汪文银的出身绝对算贫寒,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
身为一个标准穷三代,读书就成了他走出贫穷唯一的出路。
于是此君从小就成为了一个小镇做题家,汪文银身边的很多同龄人,要么被迫早早辍学打工务农,要么学业荒废只顾玩乐。
但汪文银硬是咬着牙,一边帮家里干活,一边挤出时间努力学习,在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考上了金陵大学。
九十年代他大学毕业,分配到了魔都那边的一家石化公司,成为了一名月薪四百的高级技工。
汪文银总算是靠着读书改变了命运,拿到了家里务农一年也赚不到的月薪。
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九十年代的创业潮早就了无数一夜暴富的神话,汪文银对此心痒不已。于是在铁饭碗单位仅待了一个月,就带着四百块钱工资南下深城,投身创业大潮之中。
但是。
当他抵达深城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有点草率了,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自己别说创业了,连认路都够呛。
汪文银先后干过一些自己认为能赚钱的行当,比如当二道贩子倒卖港岛小商品、租车送货,但无一例外的都全部失败。
带出来的四百块钱很快就只剩十元不到,连招待所都住不起的他只能跑去桥洞打地铺。
尽管创业失败对汪文银的打击不轻,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随后,他选择做搬运工为生。
在当搬运工时他会特意去观察领导和客户的谈话,来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在搬运货物的时候,他还会专门去记下仓库里各种商品的信息。
就这样,汪文银不给自己留任何娱乐放松的机会,拼命去学习,去做事,他很快就从小搬运工升成了库管,又从库管升到了经理。
仅仅一年以后,对自己狠到极点的汪文银,就当上了公司的物料总经理,上任一年就拿下了四千万元的业绩,自己也成了百万年薪的金牌员工。
但就算年薪百万也只是给人打工,汪文银在工作的时候嗅到了生产电子元件的巨大商机。
于是,在总经理的位子上待了一年以后,汪文银就果断辞职单干。
有了自己的工厂以后,汪文银靠着卖电源线赚了不少钱,把自己的电子厂升级成了正威集团,业务范围从电源线扩大到了各种元件。
说到这里。
沈青云的目光看向众人,缓缓说道:“怎么样,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人的故事很有意思?”
常委们面面相觑,不得不承认,沈青云说的这个故事,确实有点动人。
李文晋眉头皱了皱,对沈青云说的:“青云同志,到底是怎么回事?”
“书记,您别着急。”
沈青云笑了笑,随即说道:“汪文银号称在全球范围内有三百多处各种矿产,坐拥七千亿人民币的市值,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铜王,对不对?”
听到他的问题,众人微微点头。
并不是他们瞎说,这本身就是正维集团的对外宣传口号。
“青云同志,这有什么问题么?”
贺定国眉头皱了皱,对沈青云说道:“你说的这个故事,恰恰不就证明了汪文银董事长的传奇么?”
哪怕到了现在,他也不觉得汪文银的故事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