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本案当中,没有最直接的物证,也就是凶器,不能够解释孟子义是如何到达案发现场。”
“这两点没有解释清楚,我方就不承认检方的指控。”
“所以我方想要请昆市高级法院和省检,对于本案再次进行梳理调查。”
“接受我方当事人孟子义的翻供。”
“以上是我方的陈述。”
苏白深吸了口气,在陈述完毕之后,将目光紧紧的落在了审判长席位上。
怎么说呢…
最关键的凶器没有找到,一审判决完全是硬判。
依照的就是孟子义的口供,后续补充证据。
并且。
苏白了解到,在一审的时候,一审的审判长告诉过孟子义。
如果交代了最主要的物证凶器,那么就判定孟子义死缓。
但是如果不交代,就是死刑。
也恰好是苏白在死刑未执行的时候,提起了二审。
要不然的话…
这个案子说不定就成为了一个特大的冤案。
审判台席位上,关东风作为审判长,面对苏白更烦躁了。
凶器和如何抵达案发现场,这两件事情的确非常重要。
被告人诉讼律师也的确抓住了这一个方面进行了陈述。
可是…
这个案子的所有嫌疑都指向了孟子义。
中级法院进行判定的时候,也判决了死刑。
他和高院的相关人员商量过了,中院的这个判定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么…
本案的判决应该怎么做?
思量了一会儿,关东风问出来了,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在物证方面先不做讨论。”
“本案的所有证据都指向了孟子义具有重大的嫌疑。”
“根据聚餐人员的陈述,和孟子义自己的陈述,都指向了他,具有杀害两名当事人的直接性。”
“孟子义作为刑侦人员,很清楚顾乔和谢伟两个人遇害死亡,他承认了这个罪行会是什么结果?”
“可是他为什么不能够坚持自己?”
“人不是他杀的,他为什么要承认?”
“难道就因为以上的原因,孟子义就承认了自己杀害了顾乔和谢伟?”
审判长的思路和询问,怎么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