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当初贪了那么多民脂民膏,如今让他们来建设边关,也算物尽其用。
晁同知跟杜通判已经傻眼了。
这样也行?
不对,这样也能算到?
倘若棉花没成。
纪大人又打算让他们干什么?
纪楚看着雪花覆盖的黑土地,直接道:“开荒。”
“这么多荒地无人开耕,实在太可惜了。”
他需要很多人过来开荒。
而开荒这事那样辛苦。
还是让罪犯们过来锄地最为合适。
晁同知忽然发觉。
即使滇州棉没有种成。
也不会阻拦纪大人建设这里的决心。
没了棉花,还能搞养殖。
不种棉花,还能种大豆,种高粱,种麦子。
或许曲夏州的成功并不在于种什么农作物,而在于辛勤劳作的百姓,以及敢想敢干的纪大人?
想到这。
他们之前紧抱着棉花的想法,似乎有点可笑了。
棉花会让这里的人过得更好,却决定不了此地百姓的命运。
果然,纪楚道:“此地可有良种培育的官吏。”
有是有,但没怎么努力过。
纪楚也不会再往前追溯,只道:“以后着重培育大豆,大豆是好东西,必须多种。”
至于麦子的良种。
他已经往曲夏州写信,从那边调取了。
也就是说,只要等到开春。
昌河州官田上种着棉花。
而百姓的田地里,则可以种上麦子良种。
甚至开荒的罪犯都已经在路上了。
听到这一件件安排。
晁同知杜通判,乃至在场的邓将军早就万分敬佩。
如此周全的计划,必然不是一时半刻想出来的。
定然是来的之前,就已经有了万全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