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说什么都要帮他们当地百姓多争取一点。
毕竟马上就是年底考核,这都跟年底考核挂钩啊。
自从纪大人来了之后,杜通判便独来独往,每月都盯着他们的政绩,明显要把监督百官的职责履行到底。
“我们县人口多,自然要多给我们分种子。”
“你们人口多,却是以渔民为主,耕地不多,这么算不合适。”
“那我们县呢,耕地可是最多的。”
“你们总人口少啊,还是我们这合适,地多,人也多。”
众县令日日在衙门争辩,反正谁说得都有道理。
吵得激烈时,就差上手打架了。
僧多粥少,没办法。
昌河州三万一千户百姓,要分这么点东西,确实为难。
就在县令们争论不休时,纪楚也难得帮忙操办侄儿的婚事,昌河州州城外面,又来了一群意想不到的人。
“他们衣衫褴褛,形容枯槁,还冻得不行。”
衣衫褴褛?冻得不行?
这一听就不是本地人。
现在十月上旬,虽然不是昌河州最冷的时候。
但本地人知道轻重,有厚衣服的会出门行动,没有厚衣服的,直接在家不出来。
那只能是外地人了。
来那么多外地人,难不成是流放犯人?
也没接到通知啊。
而且负责押送犯人的差役,一般都有经验,绝对不会把这样一群人,在这个时候带到昌河州。
差役们虽然对罪犯不好,却也不会故意害死人命。
把人全冻死了,对他们也没好处。
“有多少人,领头的是谁。”纪楚问道。
回话的下属答:“正在询问,他们的口音有点重,咱们这的人听不懂,已经去找能听懂他们口音的人去了。”
正说着,下面人匆匆来报,说话时还带了不可思议:“大人,那些人是来投奔的。”
投奔?!
“说是本地活不下去,只好投往他乡,听说昌河州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特意过来。”
等事情捋清楚之后,纪楚等人才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自纪楚来了昌河州之后,这个边卫地方,就入了不少百姓的眼。
等棉花种成后,更是被人知道。
知道今年秋收,也就是八九月份之后,其产量之高,被更多人熟知。
听闻这个消息,便有在本地活不下去的百姓,日夜赶路,来到心心念念的昌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