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怀特先生,年龄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面对质疑,顾几非但没有丝毫露怯,反而直接开口回怼了过去:
“您是主管卫生系统的常务次官,应该是一位懂环境污染和公共疾病的专业人士,应该明白这份数据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或许是他镇定自若的气势,让怀特有了改观,便示意萨哈娜先停手。
这一次,他拿起了放大镜,开始认真研读这份报告。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怀特的神情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肌肉也微微抽搐着,直至最后连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英格兰冷锋,东南部高压气旋形成逆温层,这些可都是气象台的内部数据!”
他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盯着顾几,满是震惊,“你……你究竟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我自然有属于我的特殊渠道。”
顾几在这里卖了个关子。
但怀特依旧有些难以置信,他绕过办公桌,走到顾几面前,手中的报告被他紧紧攥着,指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可就算你说中了前几日的数据,凭什么就断定这雾霾会按照你推断的样子发展?”
顾几当然知道这家伙在质疑什么。
现代天气预报体系的诞生,是从1856年开始,到当前的1952年,还不足一百年。
虽然准确性相较于早期有了明显进步,但与现代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这个时期的英国气象局,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气象观测网络,能够收集到一些基础的气象数据,如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
只是由于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技术尚未普及,气象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主要依靠人工,这大大限制了对复杂气象模型的求解能力。
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天气系统,如气旋的发展和移动,以及长期的天气变化趋势,预报的准确性非常较低。
尤其是眼前这次伦敦烟雾事件,属于极端特殊的天气现象,气象台根本无法考虑到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这也是为何当时英国政府面对该事件时毫无准备的原因,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预料到这一点。
顾几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思考问题。
他在报告中的一切数据理论和分析,都来自于现代气象专家对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的总结。
当然,他不可能直接说出自己来自于未来。
于是便故作神秘道: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现在就打电话问一问伦敦气象台,市内风速是不是零?”
怀特眯着眼,看了顾几好一会儿。
才转身回到办公桌,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声音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我是市政厅卫生部的怀特,帮我查一下现在的伦敦市区风速数据……”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沙沙的声音,随后是一连串的数字和专业术语。
怀特脸色逐渐开始变得凝重起来,原本怀疑的神情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惊愕。
他嘴巴微微张开:“你确定这些数据准确无误?”
“是的。”
电话那头又传来一阵肯定的答复。
怀特这才缓缓放下听筒,目光呆滞地看着顾几,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气象台的监测部门刚刚测量过数据,竟然真的让你说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