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算相和颂人好,平常因为担心他,跟踪他,他也倒是勉强有几分相信,但紧急任务在前,他没根没据地,跟踪自己一路到了驿站,到了还不肯走。
思来想去,文中给出的解释才是合情合理的。
这样想着,常睢的神色越来越冷。
他当年疏远相和颂,是没有料想到相和颂的失忆,更没有料想到今日的局面,但他常睢本就是薄情寡义的人。
相和颂对他十分好,他也只是回馈七分。
他本是不想受相和颂多灾多难的命途连累,所以才与他疏远,如今……如今相和颂站在上天宫那边,和他作对,他也绝不可能束手待毙。
常睢眸光闪动,心中涌出一股杀气来。
他常睢本就是自私自利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相和颂如若对他真没有半分情意了,他也不是那优柔寡断的人。
如若相和颂真要与他作对……常睢冒出数十个整相和颂的念头,但仔细思索一番,最后又都烟消云散。
算了算了,和一个失忆的人计较什么,而且疏远他也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只不过是他自己没控制好度,如今得到这样的结果,他又有什么好生气的。
只要相和颂不对他刀剑相向,他自然也不会找相和颂的晦气。
常睢冷静下来,打眼一瞥,他发现这一段的末尾的评论非常多。
他不用去看也知道评论会是什么内容,无非是期待他被打脸。
常睢翻页,继续往下看。
飞鹤的催促,让相和颂不得不放弃了探究他秘密的想法,飞往了任务地点。
后面剧情,作者没有暴露他的身份,用黑衣人这样的代称,写了他与上天宫弟子的战斗,争夺九品清莲的始末。
两端剧情紧挨,只描述了月亮的偏移,朦胧又暧昧地暗示读者过去了不少时间,以此联系上下文。
给读者一种好似两处地界,同时发生的错觉。
这是作者设置的障眼法,算是巧妙地为他遮掩了身份。
最后,用相和颂的到来,将两边剧情串联在一起。
文中,常睢察觉援军到来,不得不放弃九品清莲。
相和颂姗姗来迟,看到打斗过后,一片狼藉的场景,于是追捕的剧情开始了。
他逃跑时,根本不知道上天宫来的援助是相和颂,此时看小说才知道相和颂他们追捕路途中的种种事迹,明白了为何独独只有相和颂一人追来。
因为小白蛇闻到两个气味。
于是相和颂与其他两人兵分两路,各自搜索。
相和颂用神识一寸寸扫过地面,听见微微水声,这才终于找到了他的所在之地。
他谋而后定,决定先暗中观察,于是落在树上,向湖中看去,便见月光下,一个娇小的身影,身着黑袍,上半身浮在水面。
娇小?
常睢心头一跳,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一目十行往下看。
小说中。
水花飞溅,相和颂和少女一番打斗,终于用捆仙绳抓住了少女。
将人拉到身边,敌人是个女子,瘦瘦小小的,宽大的黑色的衣袍裹住全身。
挣扎水漾间,少女黑色的兜帽垂落,露出一张浸在水里的莹白小脸,冰肌玉骨的颊面,水珠簌簌滑落,湿发缠绕,眼睫眨动,少女眼中的惊慌与清丽溢出,明眸善睐,瓌姿艳逸。
直叫相和颂看的失了神,手中的捆仙绳也不由松开了。
...
...
本书又名被退婚后,我诗仙身份曝光了。李辰安穿越至宁国成了被赶出家门的弃子!这身世实在有些悲剧三岁启蒙至十一岁尚不能背下三字经,后学武三年依旧不得其门!文不成武不就遂放弃,再经商,三年又血本无归。他就是街坊们口中的傻子,偏偏还遇见了狗血的退婚。面对如此开局,李辰安淡然一笑吟诵了一首词,不料却进入了贵人的眼,于是遇见了一些奇特的人和事,就此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路。若是问我的理想,我真的只是想开个小酒馆赚点银子逍遥的过这一辈子。若是问我而今的成就其实都是他们逼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