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nbsp;nbsp;nbsp;nbsp;李审言:“……还行吧。”
nbsp;nbsp;nbsp;nbsp;主要是都在跟着她,没什么赏景的兴趣。除此之外,就是在琢磨她此行离开的心思。
nbsp;nbsp;nbsp;nbsp;接下来,清蕴围绕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扯东扯西,绕得李审言脑袋都发昏,有种她是在捉弄自己的感觉。但即便是捉弄,他也认了,谁叫他就喜欢她眼里只有他的模样。
nbsp;nbsp;nbsp;nbsp;沿河岸走了一路,两人陆陆续续聊了两刻钟的功夫,眼见市井喧嚣近在眼前,李审言自知进不了杨家大门,分离就在眼前。
nbsp;nbsp;nbsp;nbsp;清蕴又说了句什么,李审言压根没细听就嗯了声,让她顿住脚步。
nbsp;nbsp;nbsp;nbsp;“怎么?”李审言低首。
nbsp;nbsp;nbsp;nbsp;“既然如此。”那双清凌凌的眼看着他,“就等我与三哥正式和离。”
nbsp;nbsp;nbsp;nbsp;李审言结结实实懵住了,等她和王宗赫和离之后呢?她刚刚说了什么?确定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
nbsp;nbsp;nbsp;nbsp;忍住内心狂喜,李审言立刻问出口,“等你们和离,你就愿意嫁我?”
nbsp;nbsp;nbsp;nbsp;清蕴却不回了,继续往前走,“太子年轻力壮,想来没有眼花耳背的毛病,应该不用重复。”
nbsp;nbsp;nbsp;nbsp;她还在慢悠悠的,李审言已经丢了伞冲上来,掐住她的腰把人抱起来,像抱小孩儿似的,“我不管,方才没听清,必须再说一遍。”
nbsp;nbsp;nbsp;nbsp;猝不及防被雨水扑了一脸,清蕴别过头,表示拒绝。
nbsp;nbsp;nbsp;nbsp;李审言威胁,“你不说,我就用这样的姿势把你带回杨家。”
nbsp;nbsp;nbsp;nbsp;清蕴:“……你是幼稚鬼吗?”
nbsp;nbsp;nbsp;nbsp;李审言:“你说是就是。”
nbsp;nbsp;nbsp;nbsp;面对前一刻稳重下一刻就耍无赖的人,清蕴也没什么应对的方法,瞪人半晌见他都没动静,只得道:“先把我放下来。”
nbsp;nbsp;nbsp;nbsp;他的手臂宛如铁水灌注,可以毫不费力地举人,她先被掐得腰疼。
nbsp;nbsp;nbsp;nbsp;李审言把她放下来,手没离开,大有她不说清就继续的架势。
nbsp;nbsp;nbsp;nbsp;眨去眼睫上的雨水,清蕴不得不重复道:“一年。”
nbsp;nbsp;nbsp;nbsp;“一年?”
nbsp;nbsp;nbsp;nbsp;“我和三哥和离一年后,若是你当真还想娶我,只要说服了陛下和太后,我别无二话。”
nbsp;nbsp;nbsp;nbsp;这是清蕴给他的时间,也是给三哥的答复。
nbsp;nbsp;nbsp;nbsp;第114章耳熟的故事
nbsp;nbsp;nbsp;nbsp;朝会在卯时开始,镇安帝照常准点来到太和殿和大臣们议事。
nbsp;nbsp;nbsp;nbsp;登基以来他一直很勤勉,三天一次的早朝不曾停过,内阁呈上来的折子都会仔细批阅,大臣们求见也少有被拒绝。
nbsp;nbsp;nbsp;nbsp;主要是他如今除了处理政事,也没什么事可干。后宫空荡荡,除去太后没别的人,除去太子也没其他子女,更别提孙辈。对尚算年富力强的镇安帝来说,只能把浑身精力扑在国事上。
nbsp;nbsp;nbsp;nbsp;下朝后他准备先去练会儿射箭,徐安笑着道:“陛下,太子来信了。”
nbsp;nbsp;nbsp;nbsp;“他还记得写信!”镇安帝肃起脸,步子一点不慢。
nbsp;nbsp;nbsp;nbsp;这是李审言病愈后给皇宫寄的第一封信,从他留信私自带清蕴去凤阳后,关于他的所有消息,镇安帝都只能从其他官员的汇报中得知。这是他如今仅剩的在身边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挂念。
nbsp;nbsp;nbsp;nbsp;得知李审言染病时,镇安帝恨不得立刻飞奔去虹县,可以他现在的位置没有任性的资格。自我克制的同时,还得瞒住太后,告诉她李审言是出门办差了。
nbsp;nbsp;nbsp;nbsp;拆开信之前,镇安帝没想过能从里面看到什么有用的内容,能问一句安就算不错了。
nbsp;nbsp;nbsp;nbsp;直到他看到第三行,忍不住眨了下眼,“徐安,朕好像眼花了。”
nbsp;nbsp;nbsp;nbsp;徐安一怔,见镇安帝拿信走到门外,在天光下看了又看,忍不住问:“陛下,太子怎么了?”
nbsp;nbsp;nbsp;nbsp;他忧心忡忡,“是身体还没好全吗?”
nbsp;nbsp;nbsp;nbsp;岂止没好全,简直太好了。镇安帝想,这小子到底是吹牛,还是来真的?清蕴真会和克衡和离,嫁给他?
nbsp;nbsp;nbsp;nbsp;李审言是镇安帝的儿子,可即使他作为父亲,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儿子比克衡更出色。真比较起来,二人文武各有所长,性格上应该是克衡更占优势,沉稳持重、温和守礼,哪个姑娘不喜欢?
nbsp;nbsp;nbsp;nbsp;因此,镇安帝第一反应是,小兔崽子使了什么不入流的招数。
nbsp;nbsp;nbsp;nbsp;下一刻,他又想起王宗赫归京后的状态,陷入沉思。
nbsp;nbsp;nbsp;nbsp;一年……和离后一年,这确实像清蕴会提出的要求,既是为了全克衡的颜面,也可以避免过多的流言蜚语。
nbsp;nbsp;nbsp;nbsp;所以,清蕴到底为何会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