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3章 魔之奇迹(第1页)

看着黄大根修成巫道驱山神通,莫夜煌眸子泛过一抹深邃之色。

驱山神通,虽是巫之传承,但在历史中也曾留下过许多传说,其中最知名的一段传说,便与那位江湖人称“野史传说制造机”的秦始皇,还有那位神秘莫测的道家圣人老子有关。

《初学记》卷七引《齐地记》曰:“秦始皇作石桥,欲渡海观日出处。旧说始皇以术召石,石自行,至今皆东首,隐轸似鞭挞瘢,势似驰逐。

又有《三齐要略》云:“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至今悉赤。阳城山上石,皆起立东倾,如相随状,至今犹尔。

如果用大白话来解释,那就是秦始皇欲要观日出盛景,却碍于大水阻碍,然后便有献殷勤的神人出现,手持神鞭,一鞭之下,山石服从号令,下海铸石桥,供始皇踏足。

而那神鞭,便是传说中的赶山鞭,又称驱山铎,蕴含驱山神通,一鞭下去,可驱天下山川。

事实上,这条赶山鞭,在秦朝的历史中不止一次出现,那位凭借赶山鞭为秦始皇献殷勤的神人是什么下场,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那条赶山鞭,最终却是落在了秦始皇手上。

东海有龙王,对始皇号称祖龙而感不服,便生挑衅之心,始皇命手下大将持此赶山鞭,驱大山以葬海,逼得龙王低头臣服,至今为止,庐山依旧有此山为秦皇持鞭而赶,最终而坐落于此的故事在。

龙王虽是俯首,但却并不服气,暗中差遣龙女,暗中混入始皇后宫中,密谋盗取赶山鞭,龙女因姿色出众得始皇垂怜,日夜恩宠,最终被龙女寻得机会盗走赶山鞭。

但龙女此时已经怀有身孕,却在东海之滨时胎气发作,诞下胎儿,但此儿乃是始皇血脉,岂能带回龙宫,龙女忍痛将婴儿放于丛林,随后,婴儿被老虎叼走,以虎奶喂之,而后,某一天,某个项姓大族世家听闻虎孩之异事,觉得这婴孩以后必是大有前途,便将老虎杀死,将婴儿收入自家收养,取名为籍,字羽。

此事,又在海滨居民中留下了一段“龙生虎奶楚霸王”的传说,而这一段传说,又与另一句圣人谶言相关。

老子曾见秦王,对其言:“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这是老子对秦朝国运的批注,随后,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成王霸大业,似已应证谶言,始皇帝便是那位合天下之霸王。

而事实却没那么简单,鹿邑太清宫,也就是老子生地的太极殿的左前方有个一铁柱,民间称之曰"赶山鞭",当然,那并非真正的赶山鞭,只是借物而寓事,因为,故老相传,赶山鞭乃是老子所炼之宝。

老子所炼之赶山鞭,落于秦始皇之手,围绕着这件宝物,无数偶然事件的堆砌,演绎一段真假霸王的卜算谶言故事。

赶山为始,霸王为终,老子一谶定国运,这正是驱山神通留下的传说。

黄大根此刻领悟的驱山神通,与老子炼制的那条赶山鞭,虽然同是源自于巫道,但却有不同。

老子乃是圣人之资,广阅周朝藏书时,便以无上才情,将周朝所藏的巫法熔炼为一炉,并且追根溯源,自辟前路,始成“道”之始祖。

老子的驱山之法,在后世道教中也有流传,但经过多年完善,早与巫道的原始驱山法截然不同了。

道教的驱山法,可称之为驱石法,这般法门,即便拿着秘籍也是修不成的,那些自称“家传”“隐派”“潜修”的民间道者,十有九骗,剩下的那个即便有真传承,又天赋惊人,强修而成,一旦动用也要遭天谴,折损福寿。

须得跟脚深厚,祖辈和天上神仙有牵扯之道派,又或者是高门大户之道派,在上师授意下,受得功箓,冥冥上报鬼神,有了一些玄学层面的编制和鬼神人脉后,才能以画符或者祝颂之法,请各方神仙借力而驱动山石,不过,上古时那种驱山葬海之事就别想了,想了也要遭天谴,能让个人高的石头动一动就算是神仙给面子了。

源自于巫的鬼神超自然之力,悉数被收束,纳入“道”的掌控,不成神仙便是妖邪,层层秩序最终化作森罗天网,可谓疏而不漏,若要合法使用,便需授权,若无授权却要妄言修法,又或是借狐鬼而显法,便犹如体制外的人私动公器,天罚必至。

老子之道,道德经早已明说。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道家驱山法,因为源头被收束住了,所以在威能方面是弱于巫道的原始驱山法的,但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清楚的界定了现实与玄学的界限,避免了鬼神反噬。

修道家的驱山法,即便不知窍门,胡乱修行,也顶多是被少了一些福寿,感冒发烧一场而已,勤加锻炼加以养生,随随便便就能补回来,但巫道的驱山神通,却并非这么一回事。

一如此刻的黄大根,修成巫道驱山之法门后,每一锄头挥下去,虽能在地面挖出深深的沟壑,但浑身都开始颤抖着,这是那些邪魔正在索取黄大根精气神的缘故,若是继续这样下去,黄大根估计会被彻底邪魔吞噬殆尽。

而黄大根即便想停也停不下来,因为那些邪魔的意志已经侵染了他,迷惑了他的神智,让其行偏执狂乱之举,古代说人若疯癫,便是被鬼神所迷,并不是没道理的,起码在玄学层面,这是存在的。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