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6章(第1页)

其实一开始,陈浩言是想让陈夫人留在京师的,但陈夫人说什么都要跟着他一起离京。

丈夫是受了自家的牵连才被贬的,陈夫人哪里能安心一个人留在京师享福呢。

“东西送到了?”

兴泰殿里,霍翎正在处理政务,余光扫见崔弘益轻手轻脚走进来,随口问道。

崔弘益应了一声是,又低声道:“给陈御史送行的人很多,文尚书也去了。”

“不奇怪,他们关系一向不错。”

霍翎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又继续低头批复折子。

崔弘益看霍翎没什么要问的,静静侍立一旁,不再多言。

在陈浩言离京后的次日,崔明也动身了。

霍翎没有厚此薄彼,同样派崔弘益送了一份临行礼物,只是没有了叙交情的一番攀谈。

新任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也很快就位,开始勤勤恳恳熟悉衙门事务。

年前,霍翎带着季衔山祭祀天地祖先,又带着乐平长公主的孩子去了皇陵祭祀先帝,还给孩子取了名字。

忙忙碌碌间,时间就从天狩六年来到了天狩七年。

在天狩七年的第一场大朝会上,太后着令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和京兆府共同修订《刑统》,尤其是其中关于财产继承法令的部分!

第124章“事急从权,违令者杀……

霍翎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重修《刑统》,时机把握得极好。

一则,素来与太后持相反意见的文盛安,刚刚失去了两位强有力的盟友,即使有心做些什么,在太后的威势下,也不得不暂避锋芒。

二则,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们需要做出一些政绩。

重修《刑统》所能带来的好处,就和修前朝史书一样,任何参与其中的人都能获得名与利。

三则,朝中许多有识之士也发现了,时移世易,大燕的民风民情早已与前朝大相径庭,《刑统》中的很多条文适用于前朝,却不再适用于今朝。

尤其是在民事纠纷上,《刑统》中不适宜的地方就更多了。

一味依照《刑统》来断案,就失了人情,令民众哗然,但不依照《刑统》来断案,长此以往,大燕的律法条文岂不是要沦为一纸空谈?

种种因素混杂在一起,就使得整件事情得以顺利推进下去。

除了四大衙门,霍翎还单独下令,让崔明和宋叙也加入到修订刑法一事里。

清河崔氏传承数百年,根基深厚,该敲打的已经敲打过了,也是时候做出一些安抚,收拢人心。

调用宋叙,则是因为宋叙的身世。

“太好了,有你跟我一起忙碌,我总算能松口气了。”

丁景焕得知此事后,高兴地拎着酒上门。

宋叙问:“怎么?事情推进得不顺利吗?”

丁景焕道:“别提了,几大衙门一起办事,单是前期分工,就有得扯皮。反正我人微言轻,也懒得和他们争领头的位置,这段时间都在整理各地呈上来的案例。”

宋叙不由一笑:“让我猜猜你整理的都是些什么案例?应该都是和家产纠纷有关的案例吧。”

丁景焕眉梢上挑:“果然瞒不住你。”

刑法的修订涉及方方面面,丁景焕看似不争不抢,无意与其它衙门争权,实际上早早将“修订财产继承法令”的任务领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