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孔易捻了捻自己刚蓄的胡须,微笑道:“娘娘命将军拿下刘集,又提前给将军透了口信,想来是没有问罪将军的意思。”
霍世鸣稍稍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霍泽看他们这副紧张得不行的反应,还有些茫然。
反正是私底下谈话,霍泽也就直接问了。
“爹,你们怎么这么紧张?利用榷场谋利什么的,哪一任行唐关主将没干过这件事情,就算真坐实了这项罪名,顶多就是丢掉掌管榷场的权力。
“还有这个拥兵自重,我听到这个罪名的时候险些吓死了,结果折子里就只有这么简单的一句话。
“一些老百姓糊涂,看我们家出了位太后娘娘,爹你又是行唐关主将,就弄不清里面的区别,将燕羽军称作霍家军,这算什么拥兵自重?又不是爹你命人改口的。”
霍世鸣看着自家的傻儿子,语气复杂:“……要是你阿姐和你的想法一样,我就不需要这么担心了。”
孔易解释道:“手握重兵,领军在外,靠的就是上位者的信任。这件事情,说大不大,却犯了上位者的忌讳,容易引起上位者的猜忌。”
霍泽还要再说些什么,霍世鸣已经不耐烦地摆摆手:“眼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应对?”
孔易问:“将军觉得,太后娘娘最恨的人是谁?”
霍世鸣顺着孔易的话细细思量。
孔易道:“将军与太后,终究是父女。太后需要将军为她领兵征战,只要将军好好服个软,太后再气恼也是一时的,难道太后真的会对自己的家族下手吗?将军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转移太后的怒火。”
霍世鸣眸光微闪:“你的意思是,吏部右侍郎?”
孔易摇头:“吏部右侍郎的份量还不够。”
吏部右侍郎的份量都不够。
那再往上,可就是……
在霍世鸣的灼灼注视下,孔易轻声道:“太后娘娘的心腹大患,并非将军,而是文尚书。我想,经此一事,太后娘娘对文尚书的忍耐,应该也到极限了。”
第128章联名百官,驱逐文盛安……
早在大半个月前,民间就因为千秋节一事热闹起来了。
这是大燕朝难得的盛事。
大量商队从天南海北涌入京师,带来了当地的特产和奇物。
瓦舍里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戏班子。
一些比较大的戏班子,租个台子,登台唱戏。
那些个比较小的戏班子,交些铜板,寻个空地,也能直接开演。
大相国寺外的集市,就没有冷清的时候。即使是在夜里,也会因为京师没有宵禁而喧嚣不断。
越是临近正日,京师就越热闹。
霍翎没有亲自出宫去目睹这份热闹,但她喜欢听人描述这份热闹。
国朝是否繁荣昌盛,百姓是否安居乐业,不看朝堂诸公如何,只看民间气象如何。
百姓有闲心出门去凑热闹,有余钱去集市添置物件,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样就是很好了。
千秋节当日,霍翎按照以往的作息苏醒。
换好司衣局新准备的礼服,霍翎正要命人传膳,就见季衔山兴冲冲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食盒。
看着面前这碗热气腾腾的长寿面,霍翎道:“这是你亲手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