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5章 你二凤不敢做的事我来做(第2页)

魏征在朝堂的影响力很大,他的声望,可是骑在二凤的头上达成的。

魏征丝毫不顾及圣人的颜面,经常直言进谏,只要二凤有不当之处,他都会当面指出。

这么勇的行为,自然得到朝臣钦佩。

不畏强权的劝谏,让他在朝廷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也被文人和官僚士大夫阶层所推崇,成为他们心目中理想的臣子形象和代表。

当然,本身魏征也是真有才学的,当初在尚书省担任侍中,认真履行职责,在处理政务方面表现出了卓越才能。

还参与了《隋书》等史书的编修工作,并且所撰写的部分内容被时人称赞为“良史”。

魏征的名声不仅在朝廷内部广泛传播,在民间也备受赞誉。

他的直言敢谏和为百姓谋福祉的行为,得到了广大百姓的认可和尊敬。

贞观之治毕竟是让大多数百姓吃上了一口饱饭,很多举措确实是魏征提出的建议。

因为其节俭的风格,百姓们将他视为清官的代表,对他的事迹口口相传,使得他的名声更加深入人心。

魏征以直言敢谏、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广泛认可而名声大噪,被誉为“千古良相”的代表。

现在魏王党人,强行把魏征的死,归咎于去年太子的打击,自然会使得太子名声受到巨大影响。

变成妥妥的大反派了。

“殿下,此事可要禀告陛下,让左右金吾卫,把这流言压下去。”

内侍文忠想了想,出了个馊主意。

李承乾摆摆手:“要这么做的话,不是孤的事情,也成了孤的事情了。”

这跟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什么区别。

文忠有些急:“总得要想点办法才好啊。”

李承乾道:“这些暂且不同管,明日早朝后,孤亲自去一趟魏征府邸。”

魏征是太子太师,也就是李承乾的老师。

老师病重,弟子去看望,自然是在理的。

——

次日早朝,群臣觐见。

李承乾自然也是需要听政的。

大唐十道三百六十州的情况,都是在早朝上进行一个大概的统计汇报。

也是皇帝聆听天下状况的主要来源。

年初朝廷的工作重点,主要就是在春耕上面。

每年春耕,李世民也是要亲自参与春耕仪式,在籍田礼中,圣人亲自扶犁耕田,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

还有对百姓提供种子和农具,兴修水利,保障收成。

包括部分地区的减免赋税政策,官员亲自下乡督导,保护耕牛,奖励农耕模范等一系列要务。

对于农业文明来说,农耕就是一等一的大事。

三省六部都要提出策略,建议,举措,方针,一一上奏禀告。

如果遇上灾年,圣人都要向天请罪。

贞观二年的时候,长安城发生了干旱,长期干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虫害。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