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随着通传,李淳风来到了东宫大殿。
李承乾也如愿的见到了李淳风本人。
跟想象中的仙风道骨不同,李淳风身穿官服,面庞清瘦,眼神很是明亮。
还有浓郁的书卷气。
“臣李淳风,拜见农泽圣睿太子殿下。”
这是比较正式的称呼。
李淳风声音平稳,气质内敛。
“赐座。”
“谢殿下。”
李承乾有些好奇的问道:“孤听说你与袁天罡,合作创出推背图,可有此事?”
李淳风错愕:“推背图?不知殿下从哪里听信的消息,臣并未画过推背图。”
“至于袁天罡,不知殿下是否说的是火井县县令,臣此番前往西南,确实与其相识,然殿下所言推背图,为子虚乌有之事。”
这下轮到李承乾惊讶了。
李淳风没有跟袁天罡合作创出推背图?
那后世的推背图怎么来的。
难道是还没到时间?
“袁天罡什么时候回长安?”李承乾再次问道。
李淳风还是不懂:“这臣就不知晓了,袁县令在西南处置完后,便就回火井县了。”
“袁县令年事已高,想来到长安一趟并不容易。”
李承乾有些纳闷。
所以后世的推背图,完全是假冒两人的名义。实际上李淳风根本就没有跟袁天罡合作创出推背图的事情。
野史果然不保真。
看到太子失望的神情,李淳风也感觉到有些失望。
他原本以为是太子想让自己加入到天工开物的编纂中去,没想到只是问这个不知从哪里传来的谣言。
哪来的谣言?
一千年以后的谣言。
“孤听说你改良了齐民要术,对农学多有涉及,且擅长术算,百工之技。”
李承乾开口问道。
李淳风精神一震,道:“殿下谬赞,臣不过是尽己所能,为陛下和殿下分忧。”
李淳风是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历算家,对于器械也有很深研究。
比如浑天仪。唐初所使用的浑仪多有疏漏,他制成浑天黄道仪。该浑仪在唐以前浑仪的基础上加上六合,形成三环,最外为六合仪,内为四游仪,中为三辰仪,解决了黄道环与天空黄道相对应的难题,还能够直接测读得天体的入宿度。
还创设了白道环,并在黄道环上打孔以便移动白道环,可测定黄道坐标、赤道坐标和地平坐标,使历代传统制造并使用的浑仪成为比较完备的天文观测仪器。
这就是妥妥的全方面人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
“孤让东宫编纂天工开物,李博士听说过吧。”
李淳风现在的官职是太史局博士,按照唐朝的称呼惯例,便就是李博士。
“臣有听说,殿下编纂天工开物,实为百姓之福。”
李淳风就是趁着这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