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74章 灭国战发兵高丽(第3页)

攻打高丽是在八月秋收后,也就是九月初的样子。

但不可能是到了九月才开始准备。

营州便是大唐边关,临近高丽的地方。

而长安到营州的距离有五千里地,正常行军的情况下,大军每天能走的路程,也就四十里地左右。

按照这样的速度,从长安到营州,军队需要四个多月的行程,才能从长安抵达营州。

不过对高丽的战争,自然不是全部从长安调兵,粮草跟基础兵力,主要是从河北,河南,河东三道之地,调动折冲府的兵力。

太子,魏王,侯君集这些主要将领,则是携带少数精锐军官,士兵,从长安出发。

规模在万人左右。

不需要步行,全部由马匹代步,马车拉动所需的粮草辎重。

大约需要一个月出头左右的时间,就能抵达营州。

而在抵达营州后,至少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对所有军队进行整合,操练,以保障大军的战斗力。

最后才是发动对高丽的战争。

也就是说,九月开战,五月就要开始进行兵力的调配。

李承乾这边,大概是七月初就要从长安出发,征战高丽。

调动兵力的事情,自然是兵部会进行负责,统筹,调度。

但军事规划,就要事先商量好。

太极宫,两仪殿。

李承乾来的时候,魏王李泰,李靖,侯君集,刑部尚书张亮,李勣,李道宗,刘弘基,张士贵,尉迟敬德已经到齐了。

“拜见父皇。”李世民点点头:“赐座。”

“谢父皇。”

李泰则起身作揖:“见过大兄。”

众人也起身拜见:“见过太子殿下。”

李承乾点点头,走到李世民旁边坐下。

众人看向太子的目光,都比较敬重。

这段时间太子的名声如日中天,单纯对百姓来说,已经是盖过陛下了。

按照现在的情况下去,魏王几乎已经失去了跟太子夺嫡的可能。

所以大家现在看太子,就要跟以前不同了,而是要当成未来的皇帝看待。

李世民对于这样的情况,也是明白的。

按照正常来说,这个时候李世民为了平衡太子过早成长的权力,应该是出手进行压制,并且进一步增加魏王的势力,再度拉回平衡。

可李世民迟疑许久后,一直没有出手。

这跟太子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太子现在所准备的事务,并非是争权夺利,也没有大肆去拉拢官员,武将。

在兵权这块,唯一有些动作的,只能是讲武堂了。

可讲武堂的学子,都不过是底层的旅帅军官,都底层了,还打压什么?

金吾卫这边,也只是苏定方,陆仝两个金吾卫将军,根本没触及到禁军十六卫大将军的核心。

从兵权这方面看,自然打压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再把目光转到文官这边。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