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4章 铁骑三神器(第4页)

如果是熟练的工匠,打造一套马蹄铁大概需要一个时辰,如果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两个时辰。

不过一个铁匠打造每天打造两副还是问题不大的。

一开始的进度要慢些,等打个几天,进度自然就会加快。

这里头比较麻烦的是,是对于马蹄尺寸的把握,需要进行测量。

不过现在东宫已经在运用高精度的卡尺,只需要记录马蹄四肢,然后把数据送到工匠手里,直接进行打造就行。

这其中李承乾还需要安排数百人,对于现有的马蹄进行修整。

毕竟在没有马蹄铁的年代,大多数的马蹄底部并不平整,不能更好的适应马蹄铁。

总体下来,十五天的时间里,也是相差不大了。

为此李承乾总共调动了两千余人,负责完成这次的项目。

太极宫。

太子打造马蹄铁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

“给马穿个铁鞋?”

马镫,高桥马鞍成熟于汉代。

唐朝时期,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马具体系。

这些马具在骑乘和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对其较为熟悉和依赖。

其实隋朝时,就已经有马蹄铁出现了。

只是作为一种新出现或未被广泛认知的马具,其重要性可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到。

唐朝的骑兵在作战中,更注重马鞍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以及马镫对骑手的支撑作用,而对马蹄的保护相对忽视。

长期以来,人们对马的养护主要集中在喂养、训练和疾病防治等方面,对于马蹄的保护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在传统观念中,马蹄被认为是较为坚固的部位,能够承受一定的磨损和压力。

因此,即使在唐朝这样一个开放和创新的时代,也没有意识到马蹄铁的重要性。

而更注重马匹的品种和训练,以提高马匹的速度和耐力,而对于马蹄的保护则相对次要。

李世民对于太子的动作,很快就重视起来。

不是他认识到马蹄铁的作用,而是对于太子的熟悉。

种种迹象表面,太子的很多动作,都有着极强的目的性。

突然大规模的打造马蹄铁,则意味着马蹄铁的作用可能超乎自己的想象。

“陛下何不叫太子过来,询问一番呢。”

张阿难提议道。

李世民点点头:“召太子觐见。”

李承乾来到太极宫,听到陛下的问话,也没多说什么。

叫了个熟练的铁匠来,打造马蹄铁。

先是让李世民骑着没有打造马蹄铁的战马感受一番。

然后再给按上马蹄铁,再骑着感受一番。

李世民的马术自然是满级的,这一番对比下,顿时就了解到马蹄铁会带来的巨大作用。

当即就决定,在军中普及马蹄铁,所有大唐军队中的战马,全部都配上马蹄铁。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