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区区魏征,杨师道,又怎么来阻拦。
柴令武点头表示认同,然而依旧一脸忧虑地提醒道:“话虽如此,可太子在朝中也不乏支持者。”
“尤其是那魏征,素以刚正不阿、直言敢谏闻名,对太子更是忠心耿耿,定会为他据理力争。”
“我们还需提前谋划,想好周全的应对之策,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柴令武看得清楚,如今的魏王党势力虽大,然而实际上,太多人并非是支持魏王成为太子。
只是借助魏王来打击压制太子。
他们只是害怕太子在辽东的种种行径,于大唐再次实施。
假若太子愿意放弃于大唐实施新政,那么五姓七望可不见得会想跟太子鱼死网破。
李泰眼神一凛,微微点头道:“这个本王自然清楚。”
“在太子回朝之前,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让五姓七望在民间散布更多对太子不利的谣言。”
“务必使长安城中人心惶惶,谣言漫天,给父皇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加紧联络更多朝中大臣,许以他们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让他们在朝堂之上坚定地站在我们这边,共同弹劾太子。”
李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心中已然开始谋划如何操纵舆论和朝臣。
柴令武赶忙说道:“魏王,五姓七望那边虽有合作基础,但他们向来狡猾,利益权衡极为看重。”
“我们需明确告知他们,扳倒太子后,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利益都将得到极大提升,比如在选官用人上给予他们更多话语权,土地赋税方面也可适当放宽政策。”
“至于联络朝中大臣,除了高官厚禄,还可提及日后魏王登基,他们皆为从龙功臣,名垂青史不在话下。”
柴令武担心这个时候支持者掉链子,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想要获得支持,自然要给出更多的承诺。
李泰思索片刻,点头称是:“好,只要本王能成为太子,顺利登基,他们想要的,自然都能给。”
——
皇宫大内。
李治面见父皇后,轻车熟路的买入一庭院中。
武曌早已等候多时。
少许温存,李治便开口道:“媚娘,父皇下诏令太子回朝,如今这局势纷乱如麻,我实不知该如何应对,可有良策教我?”
暂且来说,武媚娘于李治心中,已经相当于军师了。
武曌目光沉静,微微仰头思索片刻,说道:“晋王,此乃关乎社稷之大事,切不可鲁莽行事。依我之见,晋王宜往询李勣。”
“李勣曾亲赴辽东,于彼处风土人情、局势变幻尽皆熟稔。”
“且因其拿获侯君集,已然与太子势同水火。李勣久历朝堂,深谙权谋之道,必能为晋王提供独到且有益之策。”
武曌其实没有太好的良策,但她清楚,应该去找谁来帮助。
李治微微颔首,却又面露迟疑:“我亦曾念及李勣,然不知其是否愿真心助我。朝堂之上,人心叵测,若其有所保留,或另有所图,我贸然前往,岂不是自陷险境?”
李勣曾经是李治晋王府长史,可毕竟现在李勣已经是朝廷重臣,更何况是父皇亲信。
这等关乎夺嫡之事,李治心中也不是很放心,曾经的那点情分到底够不够。
如果李勣把他的心思上报父皇,那可就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