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平台的兵力,其实是足够的。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玉柱从京城带来的精兵,就足有六千多人。
这六千多人,可不是传统的绿营兵,而是久经近代化训练的近代新式军队。
不客气的说,只要这六千人登了岛,就意味着,大局已定,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了。
据施世骠所言,由于航道淤积的缘故,只能从鹿耳门登岛,别无他法。
玉柱自然是心中有数的,这个时代的大清,受限于航海测绘技术的低下,大家显然忽略了一个事实。
早在明末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就占领过岛内北部的基隆。
台湾的殖民史,西班牙人主要在台湾北部活动,而荷兰人重点经营台南地区。
玉柱其实早有准备了,已是康熙末年,他手头掌握的六千精兵,弥足珍贵,不容有失。
所以,照玉柱的想法,自然是施世骠率领福建水师打头阵,玉柱则带着六千精兵,乘坐洋船压阵。
至于,洋船过大,担心航道搁浅的问题,玉柱也已经想到了好办法。
就在洋船的后头,拖拽十几艘小船即可。
实际上,玉柱还有更快的拿下台湾的办法。
在这个时代,洋人的商船上,其实都藏有火炮和火枪。
只要时机成熟了,这些洋商们完全不介意扮演海盗的角色,肆无忌惮的抢劫一票。
但是,洋船上的火炮只要一响,肯定会惊动老皇帝。
智者所不取也。
接下来的几天内,玉柱陆续接见了福建陆路提督侯胜,及水陆两师的总兵们。
归纳起来,大家的意见,高度一致,就是要走鹿耳门航道,打进南台湾。
既然他们这么乐意当炮灰,玉柱自然是毫不介意的利用一把了。
作为带兵的老帅,玉柱心里明白的很,侯胜想抢功。
不过,侯胜的兵马虽多,若想渡过海峡,就必须依赖施世骠的水师配合。
身为闽浙总督,不管是侯胜打赢了,还是施世骠获胜了,都少不了玉柱的统帅之功。
不客气的说,请功的折子,没有玉柱的签押,即使发进了京城,老皇帝也不会搭理的。
召见了两次军事会议之后,玉柱便下令,由施世骠率领福建水师,为整个大军开路。
至于侯胜的福建陆师嘛,玉柱的原话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你能收集多少条船,就带过去多少兵马。
没有船,就只能干看着施世骠立功了。
准备停当后,施世骠一马当先,率领福建水师的三镇兵马,浩浩荡荡的由泉州移驻于澎湖。
一般人,并不熟悉澎湖列岛的重要性。
在福建,一直流传着一个老典:欲取台湾,先占澎湖。
想当年,荷兰人殖民南台湾的时候,就是先占了澎湖。
澎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恰好处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中间线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