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名字实在陌生,朝臣们面面相觑,“元?不曾听闻,京中还有这么一个家族吗?”
“不是名门望族,你们忘了?韩如海曾在民间收了一个义子。”
朝臣又是面面相觑:“还有这事儿?”
这谁能记得?韩如海像是脑子有疾,特别喜欢收义子。
光他们知道的就不止百位。
天知道这么多义子,韩如海自己能记得住吗?
不过知道与韩如海有关就不奇怪了,韩如海把持朝政时,可不管什么程序律法公道。
如今韩如海已死,他的义子们逐个被清算,没想到遥远的军营还有个漏网之鱼。
郑孟贤沉思片刻:“那元复举既然有这本事,便让他戴罪立功吧。”
他拍板决定,朝臣们纷纷俯首:“大人英明。”
知道郑孟贤这是要保元复举的意思,有人提出新的问题:“那这孛烈……咱们还要理会吗?”
三步一跪五步一叩,羞辱的意味都在其次。
让元复举亲自把二皇子送回去,明显是不打算让他再活着回突骑军。
许瑞章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大雍退让得还不够多吗?和亲、割地、赔款、求和,世人耻之的,大雍全都做过了,可大雍有因此变好吗?狄戎、契胡可曾放过大雍?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诸位,你我已愧对先祖,不可再愧对后世子孙啊!”
皇朝会覆灭,皇权会更迭,可九州自古便是一体,断不能更改。
从大雍手中丢失的国土,大雍可还能再夺回来?
大雍必须得夺回来。
朝堂之上本是主和派大占上风,韩如海死后,随着郑孟贤大刀阔斧地改革,该升迁的升迁,该贬官的贬官,渐渐也就有了主战派一席之地。
郑孟贤坚定得很:“输了也就罢了,如今我军大胜,还俘虏契胡二皇子,哪还有考虑求和的必要?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
沈应扶额,深觉朝臣们被热血冲昏了头脑,他无奈道:“诸位,容本王提醒,狄戎使者还在京中——倘若要战,便不该厚此薄彼。”
嘴上说的大义凛然,总不能一遇到狄戎就识时务者为俊杰了吧?
狄戎的实力非契胡可比,朝臣们渐渐冷静下来。
郑孟贤道:“送使者离京,告诉他——秦将军,我们是不会杀的,钱和珍宝,我们也不打算再给,韩如海已经死透,活不过来了——要战便战。”
“什么?本王不同意。”沈应激烈反对,语调高昂到扭曲。
郑孟贤皱了皱眉,心想难道晋王是主和派?
这倒是有些麻烦。
许瑞章也正要骂,却听沈应言辞激动地开口:“为什么要放他回去?都已经撕破脸皮,还让他回去做什么?别到时候还让狄戎觉得我们怕了他们。本王提议,将那使者头砍了,祭奠我大雍在征战中殉国的儿郎!”
郑孟贤:“……”
许瑞章:“……”
主战派群臣:“……”
坏了,我们成保守的主和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