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宁王闭闭眼,睁开目光再扫过去。
大穆朝近十几年实行的是三相二参制,三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两位参知政事为副相。
刚才一位宰相被杀,一位宰相自尽。
还有一宰相两副相三个人,顶着他的目光,俱都抬手摘下官帽,置于一旁。盘膝而坐,巍然不动。
爱杀便杀。
他们都是老皇帝甄选出来的人才,用了几十年的国之栋梁。
若是信王、景王来了,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但宁王不行。
皇帝死的不对劲,宁王动作也太快了。
去年生下小皇子的那位婕妤也是他献给老皇帝的。一直有传言,说在老皇帝耳边吹修仙风的就是这位婕妤。引着老皇帝服丹的也是这位婕妤。
宰相们已经位极人臣,下一步就是名留青史。
读书人走到了这一步,哪怕没了头颅性命,也不能没了身后名。
大穆从开国太祖以来,便是对外崇武德,对内讲孝治。
开国一百多年,四位皇帝都是雄主、英主。还没出过这等阴劣谋篡之人。
弑父弑君,大穆朝还没有这个恶例,也决不能从他们这里开。
更何况,老皇帝的年龄其实比他们都大。
他是他们的伯乐。给与他们施展抱负的机会。
君臣之间的知遇之恩是负不得的。
宁王的眼睛失去了笑眯眯的模样。
“唉。”他又叹气,“都杀了吧。”
不识抬举。
另一边,邱先生也很不顺利。
他爱惜年轻的探花郎和翰林,放过了他们。结果找别的人也并不顺利。
武人不耐烦起来,拔刀砍死了一个。邱先生待要拦,没拦住。
既已经开了杀戒,那也没办法了,杀吧。
连续了杀了三个人,第四个人终于肯动笔了。
“你是何人?”
“下官,刑部清吏司主事,徐高鹏。”
“可是进士出身?”
“建弘十二年二甲第五十七名。”
“好好好,就是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