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4章 渭州之乱(第2页)

可这封信件直抒胸臆,催促他归京,又送得这样急,罗月止心脏登时悬了起来。

如今西北的生意步入正轨,罗月止便提前收拾好行囊,辞别王仲辅和何钉等人,当机立断回了汴京。

罗月止在城门边先见到了前来迎接的阿青,便叫他将行李送回家去,而自己改乘单马,径自去了延国公府。

可进了延国公府的门,却看赵宗楠于水榭中端庄抚琴,安稳如旧。

罗月止气都没喘匀,便拉着他紧张地上下打量,看他没受伤也没生病,方才松下一口气,席地而坐,盘膝坐在他身边。

赵宗楠将他拉起来,叫他坐在自己膝上:“水边湿冷,也不嫌凉。”

罗月止放下了心,不由埋怨起来:“我还以为你出事了,为何突然用那样的语气写信?”

赵宗楠莞尔,环住面前人的腰身,将额头抵在他胸口,说只是想他了。

罗月止抿抿嘴,叹了口气,并没有再问。

结果不出几日功夫,王仲辅的信送到了汴京。

信中大意,便是感叹幸亏罗月止先行离开。

渭州官府与州中藩族闹出了大矛盾,近日恐有大事发生。他若留在渭州,怕有不便。

王仲辅在信中问道:“月止此前,可听说过水洛城?”

水洛城,乃是秦凤路与泾原路之间一座未曾完工的城池,方圆百里之内,皆为藩部生户。

若水洛城修成,或可打通秦凤路与泾原路之间的沟通,以备国防,对归顺藩部的稳定亦有帮助。

宋夏交战期间,范公曾主张修筑水洛城。

但那时战事吃紧,边关资费有限,势必优先修筑秦州等地的要塞堡寨,水洛城的修城计划便一直搁置了。

直到现在两国止戈,一直没人提起这件事。

渭州静边寨寨主刘沪,与水洛川附近的藩部关系很好,一直惦记着帮他们这修城这件事。

然而他如今的上司,渭州知州尹洙并不同意修筑水洛城,认为此时战事刚歇,应当休养生息,不便大兴土木,恐劳民伤财,还是先搁置一段时日为好。

等宋夏之间和议达成,榷场重开,西北官府的荷包富裕一些,再考虑建城与否。

刘沪在水洛川藩部中的威望颇深,身负殷切民意,却等不到彼时。

于是他做了一件事:绕过知州尹洙,请那位京城来的钦差郑戬亲去了水洛川一趟,希望由他来向朝廷请命,在水洛川修建新城寨。

年前十二月,朝廷点了头,水洛城正式兴修。

水洛城所处之地固然重要,但边境刚刚喘过来气,这个时候耗资千万、大兴土木,实在有劳民伤财之嫌。

若要联系交通,在地理位置上也有更好的选择,譬如仪州黄石河路就更加便捷。

钱粮劳力宝贵,该怎么物尽其用,应当谨慎考虑才是。贸然兴修如此庞大的工程,实则弊大于利。

守着西北多年的尹洙、狄青、文彦博等官员,以及曾经在泾原路呆了多年的韩相公,都是这样的看法。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