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相公说说看。”
宋锦现在不做婴儿的小衣。
余下的都是银珑她们在准备。
有了银珑在身边,宋锦果真是轻松了许多,只要安心养胎,平时再关注一下外面最新的动向,尤其是最近她很高兴。
宋锦又道:“相公,袁家知道杨家和冯提督有勾结吗?刘家大爷的案子是契机,我们要不要让袁家来捅出来?”
“已经在准备了。”
秦驰现在需要韬光养晦。
相当那边袁家也早收到线索。
果然,袁尚书是给力的,当天就写了一封奏折,直接避过了内阁,送到了明成帝手里,状告的依旧是杨阁老。
罪名是结党营私。
主要内容重点突出了杨阁老和宦官勾结,此外还有这次袁家子弟一起被构陷的案子,由此可见杨阁老在朝廷掌握的势力有多大。
这些有点儿强词夺理。
可经过数十年老臣的文字描写,字字珠玑,句句都是理。
论到揣测帝王心,袁尚书还是很精准的。
无理说上三分也是他数十年学来的本事。
“父亲,这真能有用吗?我们没有证据。”袁大爷急得最近白发都生了小半,“陛下会不会说你胡搅蛮缠。”
“我不需要他人相信。”
袁尚书更想说不需要证据,“陛下看到了这奏折,必会怀疑上杨家,自是会让人去调查。”
到时证据就有了!
第326章四品恭人
袁尚书的密奏,明成帝看了。
只是看过之后,他面不改色,没有猜到他在想什么,在御前侍候的太监和宫女,这几天越发的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明成帝将密奏放到御案上面。
上面的密奏不仅一封。
杨家和袁家的事情,他都看在眼里。
一个自作聪明,一个自以为拿捏住了他,只是他从不知道这些人的能耐会这般大,干的事情还不少,几乎要把整个朝堂都牵扯进两家的旋涡当中,明明是两家的争斗。
但牵扯进来的人越来越多。
这拔出萝卜带出泥,明成帝发现没几个干净了,最近本来瞧秦祈安不顺眼,有了对比之后,他就干净得尤其显眼。
于是,他御案中抽了一本奏疏。
这是内阁送来的,去太湖赈灾的请功的,明成帝见过之后,大笔一挥写了个准字。
明成帝说道:“太湖赈灾中出力的,也有秦祈安的妻子,他似乎尚未给妻子请封,此次就封个四品恭人,也省得等他去大理寺任职,还要再请封一次。”
“陛下对秦大人真好。”一旁的老太监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