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2章 着手河西月底求双倍月票(第3页)

沉吟片刻,黄巢走回书桌前,提笔在屏风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做完这一切,他重新整理了心情,随后收拾了书桌。

翌日,他与家仆退房返回了曹州老家,而小厮打扫雅间时,正巧见到了这首诗。

“题菊花…黄巢?”

小厮念出诗题与作诗人姓名,随后便把这事与酒肆中众多食客说了。

对于这首诗,许多人觉得黄巢是个酸人,写得不过是首酸诗,觉得虽有气势,难少酸楚,登不上大雅之堂。

虽有少量人将这首诗记下,但更多的人却是嘲讽,觉得不过是某个狂生科举失败后所作的酸诗罢了。

如今进士科停罢三年,三年后这狂生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正因如此,黄巢的诗词与离去,于长安众人而言微不足惜,他们更在意享受元宵三日的狂欢。

只是待狂欢散去,众人又各自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白日生存,晚上宵禁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渐渐地,黄巢的事情也就被人淡忘了。

相较长安百姓在元宵佳节的狂欢,更多的百姓却依旧面临着天灾人祸的生存困难。

崔铉出镇淮南后,虽几次下令赈灾,奈何朝廷钱粮不足,赈灾的规模远不过几个县罢了。

相较于淮南数十个县的饥民,赈灾的粮食不过杯水车薪罢了。

有的饥民前往了山南东道,有的前往了江南东西两道,还有的前往了河南道。

只是他们无一例外的都被各道州兵给驱赶回来了,无奈只能上山。

可是即便他们上山谋生,却也要面对官府官吏的盘剥。

裴休改革后,各州县“山泽宝冶”的权力也收归盐铁使所有,百姓上山砍柴、寻野草谋生,也是需要交税的。

在这种官逼民反的背景下,许多饥民干脆聚啸山林,落草为寇。

一时间,淮南道各处山川落草者数以万计,而崔铉虽有心招抚围剿,却因为钱粮不足而作罢。

饥民见官府不围剿山匪,干脆也纷纷加入山匪之中。

一时间,淮南饥民确实少了大半,可盗寇却多了不知凡几。

崔铉见状,当即奏表朝廷,称“饥荒已定,淮南已经转危为安了”。

李忱得到其奏表时,已经是三月中旬,而他也并未怀疑崔铉的说法。

或者说,在他看来,些许饥民不足为虑,只要表面上能够维持太平就足够了。

“淮安已然安定,实乃可贺。”

紫宸殿内,李忱将崔铉的奏表放在桌上,满意轻笑。

见状,三相四贵纷纷称贺,而卢均则是在称贺后作揖道:

“陛下,淮南事情既然已经安定,眼下应当着手陇右,诸部剪除西境强藩了。”

“嗯……”李忱颔首,随后询问:“卢相有何见解?”

闻言,卢均沉思片刻后作揖道:

“臣听闻回鹘自被杀败后,便举部西逃,其足迹从甘州居延海到安西不休。”

“不若下诏称其有功,俟其归复牙帐,册命可汗,随后责令张议潮提兵收复西州。”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