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4章 鄯州已定(第2页)

两名校尉作揖禀告,刘继隆听后颔首:

“把拓跋怀光的头颅腌制好,送往长安报捷,就说收复鄯州了。”

“报捷走河州那条道,路过龙支时,把拓跋怀光的头颅给尚摩鄢看看。”

拓跋怀光虽勇,但还不被刘继隆放在眼里。

只有尚婢婢这种有分量,能影响到他计划的人,才能入他现在的眼。

这般想着,他也率领军队继续前往了湟水。

剩下十余里路,不过走了一个时辰便抵达了。

他留下陈瑛与两个团的兵马,以及三千民夫在此丈量田亩,安家落户。

随军的九千民夫中,有七千多是山南、剑南等道的青壮饥民。

按照此前刘继隆与高进达商议的结果,这七千多青壮饥民将会在鄯州安家落户。

这还只是安置在鄯州的第一批百姓,后续还会有几批饥民会被安置到鄯州。

除此之外,刘继隆还准备迁徙部分鄯州番口前往渭州和兰州。

不然以鄯州近两万番口的数量,起码要安置两万汉口才能中和当地的人口。

湟水县内的番口被迁出数千人前往了鄯城,这些人在半道上被李骥截获。

消息送来时是半夜,刘继隆闻言不假思索道:“把这几千口番人分为三份,分别迁往兰州的五泉县,临州的长乐县和渭州的渭源县。。”

“另外让李骥继续向鄯城进军,把鄯城给我围住!”

“是!”张昶作揖应下,随后派轻骑前去通知李骥。

翌日卯时,刘继隆率领四千余名步卒及六千名民夫驰往鄯城。

路上,他们遇到了被俘的番兵和四千多口番民。

这些人将按照刘继隆的吩咐,迁往三州治下的三个县。

五千多名番人,平分三份后,也不过千余人,倒也影响不了三个县的人口情况。

刘继隆匆匆瞥了一眼,便带着大军继续向着鄯城开拔而去。

不得不说,鄯城的许多番将对于拓跋怀光倒是很忠心。

李骥包围鄯城后,城内的六百番兵及上万番民拥护拓跋怀光的长子拓跋隆业为主,向吐谷浑地区突围而去。

由于牛心川和鄯城地势险要,李骥只能等待刘继隆率步卒前来。

刘继隆率军抵达后,借助云车,陇右军很快登上了鄯城城头,而鄯城内只剩下五千多名老弱妇孺。

他们之中有人选择反抗被杀,但大部分还是老老实实的选择了投降。

云车攻城后不到半个时辰,鄯城东门大开,刘继隆抖动马缰,带着大军入驻了鄯城。

整场战事下来,除了在湟水峡口被阻碍了小半个月,剩下的战事基本以摧枯拉朽的态势拿下。

刘继隆率领诸将走入鄯城县衙的正堂,坐在了昔日拓跋怀光的位置上。

诸将见状纷纷作揖,而刘继隆也对李骥询问道:“拓跋隆业呢?”

“听城内的老弱说,他带着六百甲兵和五千多家眷,昨夜往伏俟(qí)城跑了。”

伏俟城是北朝旧城,其中“伏俟”为鲜卑语,汉意为“王者之城”。

这座城池位于青海西岸,吐蕃内乱后被吐谷浑的某部所占据。

拓跋隆业不过十五岁,前往伏俟城后能否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热门小说推荐
玄学崽崽五岁半,这家没我都得散

玄学崽崽五岁半,这家没我都得散

简介隐世家族谢家少主谢安遭人背叛不幸殒命,同一时间,柴房里被饿死的小姑娘睁开了眼,眼里锋芒毕露。她重生归来势必要将背叛她谋害她的人挫骨扬灰,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不过在那之前,她要先替小姑娘完成遗愿,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可没想到,小姑娘的亲生母亲竟是是黑红界的顶流,并且负债三亿。母债女偿,五岁的小豆丁只能靠一身过硬的玄学本领算命赚钱。可算着算着成了京圈最炙手可热的大师。不仅她的总裁爹找上门来,就连昔日的仇人也争相求她算命。谢安见此灿然一笑钱留下,命也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