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7章 欺软怕硬(第3页)

“至于缴获,两次作战共缴获粮食三万四千七百余石,军马六百余匹,乘马两千余匹和挽马、耕牛各三千多头,另有四万多牧群。”

在一系列伤亡抚恤中,病没显得格外刺眼。

尽管刘继隆与李骥交代过高原行军的要点,可真正打起来,适应不了高原作战而病没的将士还是不少,这也是刘继隆不想攻占吐谷浑的原因。

陇右就十几万汉人,要想占据吐谷浑,兵卒和民夫必不可少。

即便最后能占据吐谷浑,死伤的汉口必然不少。

与其把有限的汉口丢到与吐谷浑的战争中去,倒不如韬光养晦,等待南诏与大唐撕破脸皮。

这么想着,刘继隆也觉得,陇右似乎应该为日后大批人口迁入而囤粮了。

他目光看向高进达和崔恕:“现在我们四周的敌人都被解决差不多了,明年尚婢婢让出廓州后,我们便好好经营口马贸易,把陇右经营起来。”

“是!”二人作揖应下,而刘继隆也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还有向凉州出兵的计划。

凉州必须要拿下,但不能从张淮深手里拿。

以张淮深所面对的情况来看,不论张议潮是否离开河西,他都将陷入与沙州豪强的内斗中。

只要索勋拿下凉州,以他在会州的前科来看,凉州番人暴动便是板上定钉的事情。

届时,凉州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不过想要凉州安生,迁徙汉口依旧是重中之重。

先拿下凉州,然后在南诏与大唐的战争中谋求西川人口。

只要这两步成功了,后面的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拿下凉州的前提条件已经凑齐,现在只等凉州内乱就行。

但是迁徙西川汉口这件事,却还需要他好好谋划。

对外要扶持尚婢婢、尚摩鄢父子,对内要囤积足够安置百姓的粮食。

别的不提,单说安置百姓的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起码要养百姓三年,才能在第三年做到收获。

按照大口每年五石,小口每年三石,平均每人每年四石的标准,十万口百姓就需要一百二十万石粮食,随着人口增加而依次翻倍。

虽然前两年,他们可以开荒种植麻、豆等产物,但荒地开熟后的产量不高,大头还是得都护府解决。

“现在都护府每年能积存多少粮食?”

刘继隆询问二人,其中高进达不假思索回答道:

“发了军饷和俸禄后,大约能积存十五万石,各州县的粮仓都用于安置饥民,积存不多。”

“上个月中,我还与崔参军算了算,各种粟麦粮食,积存不过二十六万石。”

陇右这两年来,每年迁入的人口不在少数,这些人口都需要都护府养到可以自给自足为止,耗费不少。

以陇右的结余税粮来看,每年只能吃下三万多人口,再多就得向百姓买粮。

不过迁入三万人口后,这三万人口将在后续六年时间里,陆陆续续开辟三十余万亩耕地,永久增加六万石税粮。

只是以刘继隆的判断来看,李忱这个皇帝恐怕活不了六年了。

他一驾崩,大唐和南诏也将宣告决裂,自己显然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慢慢屯垦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对高进达和崔恕开口道: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