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众人屏气凝神,却听一小郎君小小的惊叫一声,打破了这诡异的平静。
原来元祯的四轮车在他身边略停了一下,那郎君以为太女看中了自己,吓得连连后退,两只脚慌不择路的踩上一位小娘子的裙角,直接滑到了。
坤泽的避之不及全都落在元祯的眼里,她的笑容苦涩,想安慰狼狈的小郎君几句,却发现自己的嘴唇颤抖到无法控制。
玳婢说的不假,自己这副病残的身躯,苟延残喘到今日已是幸事,怎好再拖累她的前程。
坤泽们一个个避自己如避猛虎,唯有玳婢肯温柔相待这么多年,是自己痴心妄想了,明明连白头到老的承诺都无法给出,却还要恩将仇报,执意拉玳婢跌进自己这潭深不见底的泥淖。
可是,元祯又是一阵痛苦,在她心里,一直认为玳婢是不同的啊。
她们曾无数次拥坐在夏夜的宫阶上,玳婢遥对着天上的星宿许下承诺,生当长厮守,死当长相思。
她天真的以为,星宿悬挂苍穹,亘古不变,誓言也当如此,海枯石烂也不会褪色。
却不料阶前发尽千般愿,最后却成了镜花水月一场空。
……
高王后见元焘果真将深居简出的元祯“请来”,满意的微一点头,和蔼道:“大娘久居深宫,不常出来交游,对身子也有害无益,今日这么多小娘子小郎君在,你合该多与他们攀谈,结识几个好友。”
元祯提不起兴致,不过高王后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她虽不喜异母弟元焘,高玉在衣食起居上却是待元祯细致周到,她只好神色恹恹的应了一声,眼神却半点也没分给底下的莺莺燕燕。
提到好友,高玉想起一个人,她向娘子郎君中看去,在他们低垂的额头里分辨了一圈,意外的没见着谢七娘的影子。
往日元祯赴宴,必然与谢家七娘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即便远远相望,也拦不住眉目含情。
今日明晃晃的为元祯采选而办的赏花宴,谢七娘舍得不来?
谢七娘出身太高,桓氏兄妹拍马也难及,若不是元祯喜欢,广陵王也默许,高玉也不愿见到谢氏一门成为太女手中的剑。
她的缺席,让高玉与元焘齐齐松了口气。
目光在群芳中穿梭,高玉很快认出一名簪着山茶花的少女,她的阿娘是广陵国中彭城县的县令,虽然家族人丁不旺,已有衰败之相,但胜在门第高贵,所以勉强能收到赏花宴的帖子。
坤泽一旦有做高官的母姊为底气,哪甘心随病乾元过一辈子?日后不欺负元祯都难,家世落魄些不打紧,只要人心淳朴,肯死心塌地跟着元祯,就是不二佳妇。
高玉露出微笑,认为自己这个继母考虑周全,便温声向山茶花招手,“发上簪着山茶的可是张家大娘?真是生了一副花容月貌,好孩子,快坐近了,让孤好好瞧瞧。”
元祯也随之看向底下众人,只见张大娘一惊,鬓边的山茶花吓到堕落脑后,她连忙摘下花塞入袖中,磨磨蹭蹭就是不肯上前。
她举止畏畏缩缩,这是生怕被自己看中,才装出的一股小家子气吧?
元祯不信世家嫡出的娘子会不懂礼数,她也认出了张大娘的身份,一个县令家的女儿,日后顶好的姻缘只是做小官正妻,如今竟也敢不顾王府脸面,公然嫌弃自己。
方被玳婢抛弃,又遭县令女嫌弃,就是个木头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更何况元祯还是天潢贵胄,是英明神武的高祖、太宗的后裔呢!
元祯心头积满怒火,少见地重拍扶手怒声道:“王后唤你过来,你的耳朵是聋了吗!”
众人一齐打了个寒颤,妈耶,没听说病秧子太女还有暴力倾向呀?
当事人更吓得肝胆欲裂,袖中的花也甩了出来,忙小步跑上前,跪下请罪:“见过王后、太女殿下,妾方才的花朵从发中滑下,恐在殿下面前失仪,所以才耽搁些。”
“耳朵没有事就好,王宫地方小,真要聋了,可没人会治。”
元祯明为安慰,实则嘲讽,冰冷的话语还未说完,张大娘的身体已抖成筛子。
她没去管,咳嗽一阵,除了玳婢,元祯不在乎其他坤泽对自己的看法,但今日本就是来采选的坤泽们低头躲避,就差拿手绢捂着脸,这不仅是在羞辱她,更是在亵渎皇权!
元祯手中的毯子攥成一团,心境由羞窘变作愤然,大周经过数年内乱,皇权逐渐式微,元氏的统治风雨飘摇,坤泽们的态度许是也有背后世家的默许,元祯冷哼一声,偏将头垂最低的人都点上前。
训斥一个张大娘还不够,她要敲山震虎,教训一番殿中的所有娘子郎君,也让世家们也收敛收敛行径。
垂首的桓氏兄妹都被元祯点到,有张大娘的前车之鉴,两人不敢不来,只是头垂的更低了,只敢盯着元祯的靴子看。
元祯强迫二人抬头,先看过桓大郎的容貌,桓大郎肤白眉细,只是颧骨太高,显得有些刻薄,她不屑道:“平平无奇耳,去。”
被瞧不上的病秧子当众羞辱相貌,偏生还不能反击。桓大郎羞得无地自容,只盼着地上有条缝钻进去,他低头走到张大娘身边,泪水将眼睛模糊,差点将张大娘撞倒。
元祯并不可怜他,继续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命桓三娘抬头,刚想送她其貌不扬的评价,却看怔了眼。
桓三娘眉眼精致,牡丹花别在发髻中间,更有一副我见犹怜的风流姿容,让元祯嗫嚅着双唇,几番张嘴,却硬是说不出违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