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92章 崇平帝 时至今日青海蒙古大体平定(第4页)

崇平帝闻听贾珩的军报,心头不自觉欣喜几分,唤道:“戴权,拿过来让朕看看。”

戴权应命一声,躬身将手里的军报递送过去。

一众朝臣,面色多是现出诧异和惊疑。

难道卫国公又打了胜仗?

经过先前西北大捷的半月不见进展,突然击破和硕特蒙古大军,现在的朝臣对贾珩的领兵之能不再有任何疑虑。

崇平帝阅览而毕,目光微动,叙说道:“子钰奏禀捷报,陆续收复湟源、海晏等地,同时收服青海湖周方蒙古部族,和硕特已经基本退出青海,一部逃亡哈密,寻求盘踞在西域的准噶尔援兵,一部还在藏地。”

说到此处,声音激动道:“时至今日,青海蒙古大体平定。”

下方的一众文臣,闻听崇平帝此言,心头大喜。

这场葬送大汉十万兵马的青海蒙古,终于回到大汉的手中,那岂不是说可以班师回京了?

崇平帝沉吟说道:“不过,和硕特蒙古的余孽逃往哈密,试图挑唆准噶尔的蒙古鞑子兴兵来犯青海,贾子钰已经领兵前往平定。”

殿中群臣闻言,面上喜色稍稍敛去,心头转而又担忧起来。

这战事还结束不了?

崇平帝道:“这几日,贾子钰已经进兵沙州卫以及赤斤蒙古卫,相继收复两卫广袤疆域,抚远将军金铉也领兵前往罕东、曲先等地收复我汉家故土,如今,贾子钰正要与准噶尔会战于哈密,彻底克复关西七卫!”

殿中群臣闻言,心头一惊。

哈密?

有些博闻强识,见识渊博的文臣,自是知晓哈密是何地,那是前往西域的前哨。

礼部侍郎柳政面色大急,奏道:“圣上,哈密等地夷情复杂,更有准噶尔部蒙古在西域肆虐诸国,强横一时,我大汉与之相争,非短时间可决出胜负,一旦战事连绵,泥足深陷,后果不堪设想啊。”

殿中群臣闻言,心头一惊,也觉得此言在理。

刑部尚书赵默拱手奏道:“圣上,微臣以为,既我汉军已收复青海,打败了和硕特蒙古,我朝还当撤军还师,不宜再将战事持续下去。”

崇平帝道:“子钰先前上疏提及此事,纵然我朝想要见好就收,准噶尔与和硕特两部也不会善罢甘休,子钰如今先发制人,拿回我关西七卫。”

赵默急声道:“微臣唯恐贪功冒进,先胜后败之事重演,微臣以为关西七卫,实不值得我大汉再劳师远征。”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都心头微惊。

经过半个月前的西北大捷以后,现在的大汉朝堂竟然还有持罢兵之论者?

吏部尚书姚舆,说道:“圣上,如非必要,还是不可再启战端,自今岁春以来,朝廷一直都在打仗,又逢湖广大旱,还是当与民休息。”

刚刚禀告了科举之事的礼部侍郎柳政,也拱手道:“圣上,现在国库艰难,委实不宜再大动干戈,微臣知卫国公骁勇善战,可兵火连绵不息,非社稷之福。”

崇平帝面色“刷”地阴沉下来,心头就有几许不悦,但强忍着没有发火。

不仅在于赵默隐晦提到了南安先胜后败一事,让崇平帝只能在心头暗暗憋火,还因为姚舆与柳政这两位不群不党的忠直之臣出班赞同。

如今的大汉,的确不宜再陷入战事泥潭,户部的钱粮快支应不住了。

见崇平帝不语,赵默又咬了咬,拱手劝道:“圣上,刚才齐尚书提及国库钱粮短缺,湖广各地大旱,赈济米粮筹措困难,微臣以为,西北战事如果再迁延下去,米粮国帑耗费庞居,可能会影响朝局稳定,以关西七卫之贫瘠,纵然真的收复,多半也守不住,所谓胜而不胜,微臣请圣上三思!”

圣上如果沉迷在好大喜功的开疆拓土之中,穷兵黩武,兵祸连绵,纵然是多么强盛的国力,也架不住这般不停消耗。

强汉如何?武帝晚年尚要下罪己诏。

随着赵默出言,姚舆道:“微臣请圣上三思。”

而后,礼部侍郎柳政也出班附议。

这已是部分文臣认为关西七卫是否可收复的争论,其实也是明廷弃守哈密,最终放弃关西七卫论调的延续。

热门小说推荐
盖世武神

盖世武神

扫地小厮偶得惊世秘宝,强势崛起,修武道,踏九霄,破天地,傲苍穹!...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