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风寒(第1页)

雪粒飘飘,绵密成席,风卷掠过青瓦,檐角垂冰凝锥。

安抚司。

江昭负手而立,向外眺望。

渐渐有脚步声响起。

“大人。”

赵策英、赵仲、赵世程、赵士翊、赵士骞五人齐至,一齐拱手一礼。

经过几年的相处,几人都了解了不少关于江昭的事情,也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位一等一的忠臣、能臣、贤臣!

既可出谋划策,布局天下,解决立储难题。

亦可果决出兵,开疆拓土,安抚异族。

甚至,亦可执政治理,屯田开荒,实现边军七八成的粮草自理,为一方柱石。

这样的人物,上可无愧君王,下可安定黎民,绝对是史书上都难以找寻的名臣!

江昭回首,拱手回了一礼。

自从熙河政局步入了正轨,他就向几位宗室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考虑到秘密立储的缘故,他并未厚此薄彼。

无论是英气勃发的赵策英,亦或是难以受到士卒爱戴的赵仲元,蠢笨的赵世程,乃至于平庸无能的赵士翊、赵士骞两人,他都给予了不低的关注。

偶尔,几人有难题疑惑,他也会一一解答。

特别是赵策英,这的确是一位心存莫大魄力的宗室。

既有改革弊政的魄力,也有开疆拓土的决心。

相比起余下的四人,赵策英的认知水平要高上不止一筹,心中疑惑也要难上不少。

为赵策英解惑,往往都得从大局观上出发,以两京一十四路为布局,向他解答开疆拓土都有什么困难、改革弊政都有什么影响。

不过,解答疑惑归解答疑惑。

江昭并不好为人师!

相较而言,更多的是以探讨为主,而非单纯的灌输知识。

“唉!”

江昭轻声一叹,罢了罢手:“几位公子,入司衙一叙。”

几人相继入内,分左右入座,自有小吏奉上茶水。

“大人为何叹气?”赵策英抿了一口热茶,疑惑道。

江昭缓步走到主位,面露追忆之色。

“昔年,本官初入熙河路,开疆拓土。’

江昭一叹,摇了摇头:“一转眼,已是五年之久。”

“世人皆道,若有君王开疆拓土,实现大一统,可位比汉高祖、唐太宗。一千臣子,亦可为青史留名之名臣,享世代传颂。”

“可知道是一回事,有可能做到又是一回事。不知此生,能否真的望见那一幕。”

说着,江昭拾起一封密信,罢手道:“无非些许喟叹,不值一提。”

热门小说推荐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