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汴京。
东水门。
作为汴水下游的水门,常有船只通过,承担汴河航运之效。
禁军持枪,肃然而立。
相距禁军十余步,设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核实船只上人员的路引、户籍。
攘往熙来,川流不息。
“两位,怎么样?”
一位面容清癯着甲将军,手上端着两杯清茶,缓步走向两位时不时眺望一二的青袍官员。
“多谢。”
两位青袍官员拱手一礼,相继取过茶水。
其中一位,身形消瘦,约莫五十来岁的样子。
另一位,下颚长有尺许长须,约莫四十来岁。
“暂时并未望见江大人的船只。”长须官员抚了抚须发,摇头道:“依上报是时日来讲,估摸着也就是这两天。既如此,也唯有守着。”
着甲将军缓缓点头:“既如此,两位进奏官要是有什么需要,或是出恭,或是口干,便说上一声,我让人来顶替一二。”
两位青袍官员连忙道谢。
所谓进奏官,也即掌握一路政务传递、监督、协调之事,负责维稳朝廷与地方的官员。
进奏官的任职者,多为八九品就入京的县官,隶属于进奏院,归于门下省的正四品官员给事中管辖。
其主要职责为三:公文传递、信息沟通、政务办理。
公文传递,即一些事关地方上的政令,须得进奏官特意收集,传达到地方上。
信息沟通,即要让朝廷时刻知道地方上的情况,让地方上时刻知道朝廷的情况,往往还得涉及地方上与朝廷的互动问题。
政务办理,则是事关一路赋税的上交,须得通知朝廷。
当然,其实也可以给进奏院换一个更恰当的称呼。
驻京办!
进奏官,也即驻京办事官员。
一般来说,进奏院都有单独的一路进奏官。
即,某位进奏官,单独负责某一路的事宜。
譬如,熙河路进奏官、河东路进奏官、河西路进奏官,都是单独的职位,由不同的人任职。
其中,封疆大吏入京一事,就涉及“地方与朝廷的互动”这一问题。
并且,政治高度还不低。
封疆大吏入京,定然涉及诉职一事。
君臣密谈,政治高度自然不低。
其中,进奏官主要就是负责接待封疆大吏。
一些封疆大吏,可能已经几年未曾入京,不太清楚京城的情况。
如此,关于封疆大吏的衣、食、住、行,都得进奏院??协调安排,不可出分毫差错。
毕竟,这可是执掌一路大权的人物,从二品大员。
须知,进奏官的主管官员给事中也就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