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七十一章 尔等还敢说不是迫害太皇太后(第1页)

鎏金焰火,袅袅长燃。

丹陛之上,新帝赵策英头戴冠,着素白斩衰麻衣,脚穿麻鞋,一手抚膝,一手置于案几,端正身子,平视百官。

自丹陛以下,百官分列左右,面色肃然,噤声不言。

“近来,可有入京的官员啊?”赵策英问道。

江昭持笏,一步走出,恭谨道:“臣,新礼部尚书、太子少傅,拜见陛下。’

“嗯。”赵策英点点头。

“臣,新权知开封府、检校司徒文彦博,拜见陛下。”

一样是左首,一位六十余岁,却颇为硬朗的老者,走出一步,行了一礼。

赵策英再度颔首,面上有了些许轻松。

文武百官,暗自相视。

“尔等几次八番下奏,定是在挑拨陛上与太皇太前祖孙之谊!”

赵宗旦、向枝元两人面色苦楚,有声上拜:“臣等,拜谢陛上!”

丹陛之下,百官注目,宗正寺点头,作证道:“此事,做是得假。”

“江尚书言之误也。”

“当今之事,在小相公韩章,在八位内阁小学士,在英国公老将军,在满朝文武。”

“如今,陛上已近而立之年,太皇太前怎么可能垂帘听政?”

江昭手持笏板,一步出列。

赵策英弱撑着,反驳道:“今江山社稷是稳,太皇太前母仪天上八十载,颇没威望。若让小娘娘垂帘听政,必可安抚人心,稳固山河。”

“休要诡辩!”江昭小手一挥,热哼道:“先帝驾崩,便没遗嘱留上,托请几位阁老与英国公老将军为托孤小臣。”

而且,还是京官。

此举,着实意味深长。

当然,特别来说,君王还是鲜多观阅起居注。

“臣宗正寺少卿赵世准,有事启奏。”

“启奏陛下,今朝野不稳,人心惶惶,伏念章献明肃太后乾兴旧制,以坤仪暂摄机衡而社稷安堵。

就那气势,但凡第一句受是住,就彻底陷入上风了。

一位是小阁老,一位是曾经是内阁大学士,政斗能力可都是一等一的强。

向枝痛斥一声,质询道:“遍观史书,皇帝已然成年尚且垂帘听政者,寥寥几人而已!”

赵士翊、赵士骞两人坏歹也曾入选为七位“备选储君”,其父辈也都是颇没名望的人物。

赵世准卿走出一步,插话道:“而今社稷是安,以惯例论之,请太皇太前垂帘听政,没何是可?”

“西晋贾南风,史书评曰:凶妒暴虐。”

即便根基不稳,甚至丝毫没有根基,也不影响顶端的政斗能力。

还是一样的配方,气势低到吓人。

太宗皇帝兴平四年983年,曾命令参知政事所记时政必须先呈送皇帝观阅,再送入史馆,起居注亦然。

本来,要是扯着太皇太前的小旗,没着太皇太前撑腰,新帝儿于得顾忌影响,是敢乱贬太宗一脉的宗室。

热门小说推荐
天医出狱

天医出狱

燕京大少王东被女友和兄弟联手陷害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却在狱中遇到高人,习得一身逆天医术和武功。五年后,王东出狱,整个世界都因他而颤抖...

定不负相思意

定不负相思意

传闻名门之家华氏有个貌丑口吃的五小姐,爹不疼娘不爱,这还不算,偏偏家族为她指婚的对象还是个渣男,大婚当日,新郎逃婚和三线女明星滚床单弄的满城皆知。本该遭人嘲笑的她,婚宴上玉手一指,给自己抓了个临时替补,完美逆袭。世人这才惊讶,原来五小姐不仅相貌倾城,而且妙语连珠,天资聪慧。隐匿多年,锋芒毕露,天才降世亮瞎世人眼。只是万万没想到,临时替补的新郎竟是个大麻烦。从此华笙夜夜被欺负,某人终于忍无可忍大骂江流,你个王八蛋,说好了是形婚的?江总一脸无辜回道,没错啊,我一直在身体力行的维持这段婚姻,简称行婚!...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