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五二五 文臣风骨 首辅死谏(第3页)

本来大明朝后宫品秩中,皇后之下,便是贵妃,皇后乃是尊一品,贵妃乃是尊二品,后来明代宗也就是景泰帝,遣旗手卫官祭旗纛之神。命武清侯石亨为正使。礼部尚书胡濙为副使持节册封妃唐氏为皇贵妃。由此,大明朝的后妃序列中,便是加入了皇贵妃这一个等级。

其实,国朝历代,皇后以外就是贵妃,隋唐以来一直如此,即使是大明,也并没有正式设立这一封号,而仅仅是个别皇帝随性加封的。明宪宗宠妃万贞儿为明代首任得到认可的皇贵妃,万氏于成化十二年被册封为皇贵妃。之后。皇贵妃用于册封明朝后宫最得宠尊贵的妃子。到了清朝,皇贵妃才成为定例,乃是仅次于皇后的等级,为顺治帝册封他所宠的董鄂妃时所设。此後渐成定制。后来的妃嫔如欲继立为中宫时,一般会先封为皇贵妃,暂摄后宫,然后再封为皇后。

皇贵妃便是相当于副皇后,在大部分时候,立皇贵妃,便是说有了取代皇后之意。先是封为皇贵妃,统领六宫,然后再加封为皇后,就是理所当然了。

当然。在大明朝,绝大部分时候,立为皇贵妃是表示对于这个妃子的宠爱,却也是一种极为无奈的妥协选择!

明朝想把自己宠爱的妃子封为皇后的,可不仅仅是正德帝这一个,他之前的明宪宗朱见深就是再明显不过的一个例子。

对于宪宗来说,万贵妃乃是奶妈、母亲、女人、爱妃的结合体,可以说对万贵妃已经不是单纯的宠爱了,甚至是依赖,因此想方设法要封她为后。只是册封一个足足比他大十九岁的女人为皇后,大明朝的朝臣们是宁死都不会同意的。无法之下,只得是立为皇贵妃。

在连子宁那个时空,包括之后的郑贵妃亦是如此。

而正德这一次干的更是离谱,不但封为皇贵妃。更是授予金宝、金册和金印,一如皇后。冠服、车舆、仪卫卤簿也是和皇后一般无二。

从此之后。专宠后宫数十年!

正德的脸色已经是一片铁青。

刚才杨慎说的那一番话,已经是极为的难听了,说的那是文雅,若是直白一些就是‘你正德现在还不立太子,你又没有想过,万一你死了咱们大明朝怎么办?你死了不要紧,咱们大明朝若是沦落入夷狄之手,是谁的责任,想遭受千秋骂名是不是?’

任是谁听到这番话会不惊怒?更何况是富有天下,主宰寰宇的天子?

正德当然也知道,杨慎这话说得有道理,但是知道是一码事,实际上做起来又是一码事,就像是所有的老人一样,正德不承认,也不想承认,自己老了这个事实。他不想让别人谈论,感觉到这个事实,尽管这是天下人都明白的一点。他很忌讳这一点,甚至因此而不想立太子,不得不说,这是正德皇帝性格中的缺陷,其性格中刚愎自负的一面,其实是很没道理,但是偏偏他是皇帝!

他也不喜欢那等被人逼迫主宰的感觉,当初他年轻气盛的时候,甚至因为顾命三大臣对他的各种干预而把那三位都给赶出京城,各种与大臣斗其乐无穷。

但是他现在老了,也觉得那些东西没什么意思,也没那等动力了。

他死死的盯着杨慎,眼中闪烁着可怕的光芒。

但是他终究还是知道自己理亏的,长长吸了口气,只觉得胸口又是一阵憋闷,强忍着气,一字一句道:“朕,若是今日不立国本呢?”

杨慎也是蓦地抬头,却是微微一笑,脑袋一低,对准了一边的盘龙柱上的龙首,决然道:“那臣,便撞死在这里!”

“你!”正德皇帝迸指指着杨慎,满脸都是掩不住的怒火,杨慎却也是怡然不惧。他胸中自由天地正气,这会儿别说是皇帝了,便是神明来了,也是不怕的。

双方竟是僵持起来。

这时候,在杨慎后面,却还有好几个人并未跪下,内阁三辅林静宜,礼部尚书董其昌,刑部尚书张洽,都是站在那里,只是稍微往后侧了侧身子,避免尴尬。尽管杨慎是文官领袖,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所有人就都要和他共进退,在册立国本这等动辄就要赔上全家性命的大事上,他们也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更何况,这几位觉得正德皇帝看上去气色还行,也不像是一时半会儿就要。

面对着刚毅沉稳,分毫不退的杨慎,正德皇帝不由得竟是感觉有些心虚,他也知道自个儿是错了,是应该早立太子的,但是他的性子,却是绝对不会服软,而且就是别人越劝偏偏就越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这种心虚的感觉让他几乎恼羞成怒,但是他还真是不敢把杨慎怎么样!像是杨慎这种行径,在大明朝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劝谏皇帝而不是犯罪,就是皇帝撑死也是只能将其驳回或者是怒而罢职,就算是下了诏狱,最后必然也是不了了之。

而且正德自家知自家事,以自己现在的这个身体,处理朝政几乎是一种奢望,朝政是离不开杨慎的。

只是他也不可能服软,他不是他的父亲弘治帝,弘治帝是那种被文官指着鼻子怒骂都能笑呵呵的面团儿皇帝,正德可绝对不成。

君臣二人僵持在这里,却是谁都下不来台。

这会儿,刘贵妃瞧瞧的向着内阁三辅林静宜使了个眼色。

林静宜心领神会,忽然跪下,道:“陛下,臣有本奏!”

正德以为他也是来劝诫的,没好气儿的道:“讲!”

林静宜朗声道:“陛下,臣以为,陛下春秋鼎盛,今日之事,不过是意外而已,却无需大惊小怪,立国本之事,并不急在一时,若是因着这事儿,便是仓促,册立国本,若是所托非人,岂不陷我大明臣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正德先是一愣,然后便是一喜,心中便对林静宜格外高看了两眼,心道这厮倒是知情识趣儿。

他正要说话,却没想到林静宜话锋一转,又是道:“然则杨大人所说,也是极有道理,一日不立国本,则一日江山不稳,是以,臣请陛下,于皇子中遴选年龄适宜,忠厚质朴,任事能干者数人,于朝中听政,与诸位大臣一同上朝下朝,上书言事,分说己见,乃至于委以职司,闻其言,观其行,查其色,则知其人!若是皇子不出来做事,则天下对其性格能力都是一无所知,而若是按臣所说的话,则一目了然,到时候孰强孰弱,孰为昏聩,孰为英明,都是看的明白,那时候再册立太子,岂不更为明朗,到时候选出一位明主来,也是我大明之福,天下臣民百姓之福祉!”

这番话一说出来,却是给了双方各自一个台阶下,相当于是正德皇帝和杨慎各自退了一步,也不是不立太子,也不是现在立太子,而是暂时先看一下。

其实这个主意,倒也不失是一个好主意,只是其中夹杂着什么私心,那就难说了。(未完待续)rq

热门小说推荐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凡尘一世难过百,皓首穷经只为仙。国破天倾颜未改,人间正道萦于怀。顾担一觉醒来,竟成太医院医士。只要治病救人,便能得寿元馈赠。世事纵有万般险恶,他只是想长生不老。浮云流转,沧海桑田。三十年前结识的狱中豪杰,百年后称为人间圣贤。三百年前放养的长寿老龟,再见时已化擎天之柱。一千年前点拨的一根灵草,竟冲上云霄斩灭星辰。时间会成为最好的答案,而他,始终屹立在答案的最终页。...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